渭源:全面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
2024/05/07 16:09 来源: “甘肃人大”微信公众号 阅读:1.1万
近年来,定西市渭源县人大常委会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进程中,推出“343224”工作法,全面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渭源新实践。
健全“三个机制”保障规范科学
拓展人大协商机制。健全立法联系制度,在建立渭源县人民法院、会川镇人大、清源镇新城社区等3个立法联系点的基础上,2024年将渭源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16个乡镇司法所确定为立法联系点,力争做到围绕立法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广泛深入征求和吸纳各阶层各层级各方面意见。如渭源县会川镇人大确定立法信息采集点4个、联系员16名、采集员45名,探索形成树牢一个理念、建立两个平台、打造三支队伍、抓实四个环节、做好五个结合的“12345”立法联系工作思路,不断为基层立法联络工作“加码赋能”,工作成效受到了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完善监督协商制度。构建与政府部门、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专业机构横向联动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综合性议题协同办理机制,优化民主监督机制,探索实行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审议监督制度,推行“民事直说”工作法,促进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群众关心关注的相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完善议事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渭源县人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规则(试行)》《渭源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意见》,修订完善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工作程序,进一步提高议事质量和水平。完善公民旁听人代会会议、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促进人大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支持和引导乡镇人大探索建立议政会议等制度,有序扩大群众对基层社会事务的参与和管理。
把握“四个环节”提高议事质量
会前调研充分准备。完善常委会会议监督议题征集机制,注重从县“一府一委两院”报告、代表议案建议、群众来信来访中选取监督事项,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向代表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民情反映会、代表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集监督选题,对议题的针对性、可行性、时效性等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精选审议事项、开展深度调研、广泛征集意见、做到知情明政,科学制定方案、合理安排日程,做足会前准备。2024年,渭源县人大常委会确定28项重点监督事项清单、12项常态化监督事项清单。
会中审议提升质量。严格落实常委会会前学法和会议审议重点发言人制度,提高发言质量和会议效率,与会人员针对问题直陈观点,确保审议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
会后成果加强运用。严格执行“全链条闭环”监督,全面加强“对监督后续的再监督”,切实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强化审议意见的跟踪落实、办理反馈和充分运用,推行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再报告再审议和满意度测评机制,完善监督成果跟踪落实、效果评估制度,确保监督流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督到底。
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县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作部门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视察调研等活动,邀请相关领域和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大代表参与;建立专家咨询辅助制度,邀请相关专家参与人大监督,提供专业分析和咨询意见;专题询问、代表约见等监督活动向媒体开放,县“一府一委两院”有关工作报告通过适当方式向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开。
聚焦“三个维度”提升履职成效
选准“角度”靶向监督。着力增强监督的精准性,聚焦中心大局和群众关心关切,围绕“国之大者”“县之大局”和“民之所盼”,紧盯渭源县委工作部署,重点围绕乡村全面振兴、现代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壮大、民生福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开展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在稳中求进中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持续深化对交通出行、教育卫生、安全生产、园区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问效,精准促进相关工作落实。
挖掘“深度”持续监督。着力增强监督的实效性,紧盯民生实事项目,以“认真、顶真、当真”的工作作风直奔一线推、抓住重点督、瞄准问题改,扎实开展专题询问式监督,积极开展“千名代表视察调研千项工程行动”,全过程盯好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落到实处、造福百姓;聚焦工作落实推进缓慢的部门,适当采取专题询问、代表约见等监督手段,督促职能部门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追赶意识,引领形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赶超自觉。
提升“高度”创新监督。着力增强监督的系统性,紧盯中药材、马铃薯、畜草、文旅产业等“四群八链”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提档提质,延伸监督触角、补强监督链条、构建监督闭环,创新实施清单式监督,打好监督“组合拳”;聚焦全民普法、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加强监督,重点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等议题开展调研活动,推动形成法治渭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工作格局。
运用“两种方式”落实法定手段
坚持依法决定。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围绕渭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事项,以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司法公正等领域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健全完善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重大事项及时报请同级党委审定,规范政府重大决策向人大报告事项,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协调机制和程序机制,严格实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年度清单制度,推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化常态化,提高重大事项决定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提高决策水平。县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提前介入,对相关决定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专题调研,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组织相关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和评估。重大事项决定草案审议前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审议时充分听取相关领域代表的意见,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对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事项,视情公开相关信息和解释说明,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立足“两项工作”铸牢基层基础
开展“六创”(创建最美人大代表、优秀人大代表建议、先进人大代表小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人大新闻宣传先进个人、人大系统先进工作者)活动评选。不断拓宽代表履职渠道,持续放大“代表小组在产业链组建、代表作用在产业链体现”的做法,重点围绕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和文化事业,将21个特色产业链代表小组紧紧镶嵌在渭源追赶发展大局的关键领域,让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在招商引资、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主动作为、率先垂范,有效发挥各代表小组在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监督作用。
打造“家室站”基层民主单元。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现形式,在16个乡镇人大代表之家、163个村级人大代表工作室、12个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重点以“五星级”家室站(按照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组织健全、管理到位,制度完善、资料齐全,活动经常、富有特色,成效显著、群众满意的“五项标准”,对代表家室站进行考核评价,对达到90分以上的进行“五星”级评定)建设为平台,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拓展民主协商渠道,按照“一乡镇一特色、一家室一品牌”的要求,积极创建以乡镇人大代表之家为辐射、以专业特色代表工作室为补充、以社区代表联络站为支撑、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的“家+室+站+群众”示范网络,切实发挥好代表家室站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聚民心的“民意窗”“宣传站”“大课堂”重要场所和有效载体作用,确保人大代表全部到“家”入“室”进“站”,让代表参与基层治理更高效、更实效,让民意表达更通畅、更直接。截至目前,全县已创建“五星级”人大代表之家9个、人大代表工作室4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5个。2024年计划创建“五星级”人大代表之家3个、人大代表工作室20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个,确保届内实现“五星级”家室站全覆盖。
建好“四个平台”夯实履职基础
建成民意表达平台。通过网上平台、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定期梳理转办群众反映集中的所愿所想合法诉求,综合利用渭源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各类微、端、网,及时广泛反映基层群众和代表心声。
建立备案审查平台。建设地方性法规查询系统、规范性文件数据库,用好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全程公开征集社会公众意见建议,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在机制化、精准性、出成果、讲故事上下功夫,调整充实专家咨询组人才库,充分发挥渭源县人大法制委员会司法监督专家咨询组作用,通过立法联系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汇聚群众智慧、夯实立法民意基础。
建好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加强渭源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推动省市县系统互连互通,组织代表有序参与预算编制审查、财经委员会初步审查、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加强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和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监督,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促进提高预算执行水平和效果。
建强代表履职平台。完善以学习培训、联系群众、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反映群众意见、协助解决问题、依法履职尽责为主要内容的代表履职平台,服务引导代表更好发挥作用;健全代表履职情况通报、代表履职档案管理和“4+1”述职评议制度,完善代表履职表彰机制和退出机制,定期开展履职评价,更好地激发代表履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