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融通江海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2024/05/17 14:1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阅读:1万
做好融通江海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江苏南通推动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实践探索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滚滚长江历万里山河形胜,从这里奔流入海。
临长江、滨东海的江苏南通,素有“江海门户”之称。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市考察,点赞南通“好通”,强调“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突破,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南通在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中,承担着沿江向西服务长江中上游发展、沿海向北传导带动江苏沿海地区崛起的使命担当。
日前,光明日报调研组走访南通多地,看南通如何放大交通区位、江海岸线、承载空间等优势,主动承接长三角区域重大生产力布局,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加快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
江苏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孔玮摄/光明图片
1、跨江融合,“难通”变“好通”
4月29日11时08分,随着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缓缓转动,南通的崇太长江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这条深潜地底的机械巨龙,将在长江水下掘进11.325千米,崇明岛不通高铁的历史即将终结。过江通道的建设,是南通全方位融入苏南、对接上海的基础性工程,更是激发南通发展潜能的“任督二脉”。
扼喉南北、滨江临海,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1895年张謇在南通唐闸镇兴办大兴纱厂,得益于港闸河与通扬运河交汇于此,那一艘艘满载货物穿梭于运河与长江之上的蒸汽船,撑起了张謇的实业救国梦。
改革开放后,相较于周边地区陆上交通优势的迅速凸显,与上海苏州一江而隔的南通日渐“难通”。尽管南通与上海直线距离极近,但多年以来两地往来只能依靠水运,“早上10点坐‘东方红’客轮,下午4点到上海十六铺码头”是不少南通老人的青春记忆。随着上海苏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量外资引入,隔江而望的南通逐渐被拉开差距。直到2008年第一座跨江大桥苏通大桥通车,南通才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经过连续十多年“撑杆跳”,经济总量连跨7个千亿级台阶,2020年成为“万亿城市”。
江苏南通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芯片封装生产线。许丛军摄/光明图片
“如今苏通大桥日常流量9万辆,节假日高达13万辆,是当年设计流量的2倍,这充分体现了南通与上海、苏南之间的密切交流,也折射出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南通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调研组一行,近年来,在已经建成3条过江通道的基础上,2022年一年开工4条,2025年年底苏通二通道也有望开工,南通“八龙过江”之势正加速形成。
日前,调研组分别走访了海太长江隧道工程项目部、沪渝蓉高铁崇启公铁长江大桥施工现场等。据工作人员介绍,正在施工中的海太长江隧道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断面最大的水下盾构隧道,该过江通道连接太仓市、常熟市和南通市海门区,路线全长约39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约11.2公里,堪称“万里长江第一隧”,计划于2028年建成通车。
“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未来从南通海门区出发,10分钟跨过长江,半小时抵达上海,40分钟直达苏南主要城市……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等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将成为串联起中西部地区经海门直达上海的沿江大动脉。”南通市海门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难通”变“好通”,越来越成为南通的一张金名片。从上海跨江落户海门的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距海太长江隧道仅5公里。公司总经理章荣辉通过地图向调研组展示,“等到海太长江隧道正式通车,我们企业到上海会少走40公里,物流成本节约20%,管理成本将下降25%。”
2、协同发展,从江富海穷到优江拓海
无边丝雨中,南通通州湾吕四港里一座座由集装箱堆成的“钢铁山峦”无声竦峙,偌大的港口静悄悄的,几乎看不到人。
调研组一行继续往港口深处探访。控制中心里,工作人员紧盯操作台前的六台屏幕。随着操作杆几个推拉摇摆,只见屏幕中的机械臂左右调试角度,便将集装箱精准装船。手旁的对讲机中,清晰传来现场的一声“OK”。得益于集装箱码头的全智能化、自动化,工作人员在远程控制中心,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现场的装卸、混配、转运全流程各环节作业。
吕四港,承载着南通多年来的向海“大港梦”。钱伟长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上海比作纽约,那么和上海远东国际大港相呼应,应在长江北翼建设一个类似美国波士顿的港口——吕四港。如今,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点港区的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实现与上海港合作运营,灯影渔帆成旧梦,万吨巨轮破浪来,依渔而生的千年渔港已然蝶变为现代化东方大港。
南通市市景。资料图片
经济强国往往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长三角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综合产业集群。
调研组了解到,据江海之会的南通不仅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要地方面亦具有显著优势。于南通而言,从“江富海穷”到优江拓海,在推动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过程中实现江海联动,恰逢其时。今年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做强船舶海工等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打造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加快跨江融合、向海发展。
据了解,2023年南通海洋生产总值超2400亿元,在江苏沿海三市中占到1/2。“十四五”以来,沿海累计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02个、总投资3689亿元,其中百亿级项目9个,总投资约1790亿元;海工装备和海洋船舶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海工、船舶产业规模分别占到全国的1/4、1/10;集聚中远川崎、招商局重工等规上企业300多家,先后交付“天鲲号”、2.4万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等国内国际首制产品40多个……南通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调研组一行,随着一批地标产业渐具形态,沿海将努力打造成为南通“下一个万亿”的增长极。
3、创新合作,深层次接轨宽领域融入
尚未铺设的地下管道横亘院中,水泥路面还未完全干透,甚至连公司大门还没有建……昼夜奔流的长江畔,调研组一行来到正在建设中的上海电气集团恒羲光伏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穿过施工工地来到厂房附近,就听见车间内传出有节奏的机器运行声。进入车间,只见生产设备高速运转,流水线上工人们各司其职,一张张太阳能光伏板有序下线。
“光伏产业发展太快,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厂区还没完全建好,但产线已经开始马不停蹄运转了。第二条产线调试完毕也即将投入生产。”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调研组,一期项目从土建开工到厂房封顶再到厂房竣工验收,整个过程用了还不到半年,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4月12日,公司承接的订单如期出货,完成了恒羲光伏南通工厂建成以来的首次量产订单交付。
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题眼”是创新,落脚在产业,关键在协同。经过百年发展具备扎实产业基础的南通,与上海、苏南地区优势互补,产业协作大有可为。
2023年2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启东研究院在启东高新区正式成立。30多位科研人员往返于上海和启东之间,架起了两地产学研合作的“鹊桥”。相变保温防冻伤防化学腐蚀手套的研制、新型轻质高强的纤维增强型塑料制品的研发……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启东研究院院长于伟带领团队不断开拓创新,其研发所指就是企业所需。“启东研究院搭建起了科研人员和企业直接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目前,我们已经和2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一线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于伟告诉调研组。
像这样跨省域的产业创新合作,正逐步在长江口落地开花。调研组在走访中了解到,2023年南通新招引项目中约70%来自上海和苏南,占比同比提高约6个百分点;2023年与上海、苏南开展产学研项目771项、增长13.9%;南通与苏州、无锡共建的高端纺织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总量、产业链完备度、龙头企业数量等三个指标实现全国第一……
南通科技创新“家底”不厚,而上海、苏州在高科技产业、高端人才、高水平科研力量等方面优势突出。随着长三角地区在市场统一开放、规则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将加快到来。按照相关规划,协同区建设还将借鉴国内跨区域发展的成熟做法,共同探索成本共担、财税分享、指标双算等机制,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共同体,届时,“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南通将加速实现“通江通海通上海”。
4、共建共享,同城便利与同质生活加速提升
微漾的河面浮光掠金,充满科技感的小楼掩映在花红柳绿中,拂面春风里夹杂着花香……时值午后,调研组一行来到东布洲科学城,茂林修竹、水乡风韵里,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国际中小企业园、长三角药物创新中心等载体平台在这里稳健成长。
东布洲科学城位于南通海门临江新区,与上海崇明岛隔江相望。十多年来,临江新区充分依托紧靠上海的区位优势,实现了从精细化工园区向生物医药特色园区的转型,成功引进200余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如今,常年在临江新区园区工作生活的科学家近50人、博士200多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000多人。
“囿于张江科学城土地资源有限,缺少开展动物实验的基础条件,我们选择落户在与上海隔江而望的临江新区。”在公司楼前,益诺思生物技术南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缪峰告诉调研组,从这里乘坐公司班车只需一个半小时就能回到上海浦东,不少年轻员工直接选择将家安在了东布洲科学城这个“江上桃源”。
调研组调查发现,沪通科技创新早已打下深厚的合作基础。2018年沪通双方签订《沪通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建立合作机制、共享创新资源、共建科技园区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去年8月,南通市人民政府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签署《沪通深化科技创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5年多来,沪通两地产学研合作项目正在加速递增,总数已超1000项;各类沪通合作共建平台超100家、沪通合作园区达20个。
对于年轻人才,特大城市有着天然的虹吸作用,而区域一体化则是打破这种虹吸效应的有效途径。沪通科技创新合作、人才往来交流如火如荼的背后,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提质加速,让更多落户南通的企业、人才摆脱后顾之忧。
据南通市数据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长三角政务服务领域电子证照应用工作的试点地区,围绕不动产、公积金、医保、公共资源交易等,南通已实现市级17类证照、县区级27类证照长三角跨区域互认共享,覆盖市级865项申请材料,县级17959项申请材料。
在南通市政务服务中心的长三角“一网通办”实体专窗,调研组看到,群众可依托可视化远程技术开通虚拟窗口,实现16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数据显示,2023年南通在上海异地就医110万人次、增长120%。“区域一体化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享受到同城同质的生活。”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表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将打造成为长三角新质生产力承载地、制度创新试验田、融合发展样板区。“我们通过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将来要让人们切身感受到南通就是名副其实的‘北上海’‘新苏南’。”
5、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产业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一体化都是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面向未来,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从项目协同迈向一体化制度创新和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是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有力指引。
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产业创新的基础是科技创新,二者相辅相成。要促进由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单向推进向双向互促转变,由单一维度创新向多维度融合创新转变,由单一主体为主向多主体融合转变。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引领。支持企业在细分赛道、细分领域以创新成果开辟新赛道,支持骨干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初期阶段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让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产业创新实效。二是推动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市场实际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支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发挥优势,和企业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扶持政策,鼓励多元化投入,增强其资源聚集和产业提升能力。三是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技术交易市场,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落地落实,多点发力切实提高科技成果互通转化。
从项目协同迈向一体化制度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深耕一体化制度的创新“试验田”,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推进产业协同的制度创新。发挥优势产业集群的引领作用,促进专业园区与产业链整合,实现产业集聚合作;探讨科技研发和转化政策的跨区域协调,使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形成一个更紧密、更高效的创新合作体。二是深化合作园区平台制度创新。南通可以依托良好的跨江合作基础,深化与上海、苏州合作共建一批高水平园区,共同打造创新平台。在统一规划框架下整合区域资源,协同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打造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合作平台。三是完善共建体制机制的制度创新。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协同推进共建产业创新协同区工作;创建区域合作促进组织,以成立协同发展基金等方式,支持区域内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打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创新生态的核心是开放性、互动性和协作性,要打通科技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及政策链,让各种创新要素资源互联互通,发挥国家与地区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一是共同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创办国际创新型企业和创业孵化器,组建跨区域创新联合体和产业联盟,共同推进产业技术攻关。加快将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集群转变成产业创新集群,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关注和参与。二是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切实发挥好高端平台的“磁吸效应”,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促进高层次人才交流互动。建立人员遴选流动机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三是探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以自贸区制度创新为先导,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全面创新改革。加快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引导资本精准滴灌。深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探索更多制度和业务创新。
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将向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融合开放的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创新政策融合的示范地、科技驱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引领区的目标奋力前进。
(调研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邓海云、苏雁、刘华东、董蓓,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成长春)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17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