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运河文化说|青年演员“泼天流量”中的戏曲文化创新

2024/06/24 14:36 来源:人民网    阅读:1.1万

陈丽君、何青青同台演出。扬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陈丽君、何青青同台演出。扬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运河情,传千载,神州韵,唱念做打写春秋……”6月22日晚,在“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中,京剧、昆曲、越剧等名家和青年演员同台献艺。舞台上,“宝玉”陈丽君风度翩翩,一身白色“新中式”西装衬得身旁扮演“林妹妹”的何青青娇憨可人。

同属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青年女演员,小生陈丽君和花旦何青青,在十余年日复一日唱念做打的练习里,逐渐走进观众视野中。

去年8月,一段“贾廷抱着金镶玉转圈圈”的短视频,让演员们人气大涨,也让《新龙门客栈》这部创新改编的越剧一票难求。首场网络直播,吸引了925万人次观看,每场演出的上座率近乎100%。

《新龙门客栈》的爆火,让诞生于运河之畔、因运河之水而繁荣百年的剧种,再次成为时尚而频频出圈。背后的原因,离不开“创新”二字——该剧打破了传统的“约束”,大胆融入“新国风”和“环境式戏剧”,这样的创新,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越剧体验。

“以前的越剧,舞台离观众很远,演员的表情和动作都比较夸张。但现在我们需要‘收’着演。”何青青在《新龙门客栈》中扮演“邱莫言”,她认为,“环境式戏剧”让观众席和舞台处于同一间“客栈”里,观众和演员近在咫尺,“观众和演员在空间上更近了,在心理上也更近了。”

陈丽君、何青青和戏曲名家同台献艺。扬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陈丽君、何青青和戏曲名家同台献艺。扬州市委网信办供图

上世纪80年代初,越剧面临着“四个花旦两百岁,三个老生两颗牙”的人才窘境。为此,浙江省文化部门选拔出28位青年新秀,组成的“浙江越剧小百花赴港演出团”,在港14天连演15场,醇厚的唱腔、扎实的功底征服了香港观众,“浙江小百花”一时享誉香江。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成立,被业内视为一次标志性的改革事件。这种人才制度上的创新,改变了越剧的发展格局,也让创新融进了越剧的方方面面。

技艺上,越剧兼容了川剧的“褶子功”,让观众看到《西厢记》里张生收获爱情后的狂喜;题材上,将莎士比亚与汤显祖两位戏剧大师的作品有机融合,创作出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表演上,台上台下开始互动,《新龙门客栈》里的演员还会给观众玩“现挂”。

跨界尝试是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的碰撞。陈丽君坦言,“戏曲需要传承更需要传播,作为青年演员,我们需要勇于去打破边界。”

从机制创新到形式突破,从创作到表演,越剧对创新一以贯之的追求,不仅为传统戏曲带来了巨大流量,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也让人们看到了大运河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陈丽君看来,“真正引发这波流量的,是因为传统文化的陶冶,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痕迹”,相信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波流量会转变成“留量”。

数千年前,戏剧因运河而盛;数千年后,戏剧在运河畔讲述着创新传承的新故事。

责任编辑:思言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