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润心 助残无碍——帮助残障人士个案服务案例
2024/07/04 16:2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万
羊坊店街道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
“请走近些,让我看看你们的容貌,谢谢你们帮助了我这么久…”李叔叔哽咽地说,困服所里,李叔叔为社工送上了感谢锦旗。
李叔叔,72岁,回族,未婚,肢体残疾一级,是YFD社区一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年幼时便患有小儿麻痹,现双腿肌肉严重萎缩变形,处于半卧床状态,弟弟照料其日常生活。目前服务对象独自居住在一间10㎡的平房内,生活空间狭小,弟弟、弟媳居住在服务对象的对门,可以方便照顾其兄长。由于身患残疾,服务对象内心自卑,压抑,社交范围仅限于弟弟一家人,与小区同辈群体交流甚少,社会支持网络差。对于弟弟的长年照顾服务对象心怀歉疚,时常独自落泪,悲观情绪郁于心结。服务对象特别希望每天能出去透透气,晒晒太阳,但因自家门口处有一个台阶阻碍轮椅出行,需要弟弟招呼邻居一起将轮椅抬出,赶上邻居不在家,服务对象只能放弃外出,渐渐地,服务对象不再愿意出门,终日闷在家中。跨越障碍,走出家门
社工在了解到服务对象存在出行方面的困难后,从服务对象自决的角度出发,社工适时与服务对象及其弟弟进行沟通关于改造门口台阶的方案,听取他们的意见,考虑到门口过道狭窄,最后决定采用移动台阶铺垫使门口处形成坡道,这样只需要一个人手推轮椅就可以方便进出。社工在测量完门口台阶的尺寸后,与服务对象一起在网店上寻找移动台阶,经过多家网店产品的对比后,最终选用了橡胶材质移动台阶,承重力较好,比较符合服务对象的要求。在收到橡胶台阶后,社工立即赶往服务对象家中为其进行安装,服务对象高兴地说:“以后我就可以自由地出行了!再也不用麻烦邻居了!”社工在服务对象如释重负的笑容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信。
关爱陪伴,情绪疏导
在服务过程中社工关注服务对象的情绪问题,适时开导,缓解服务对象因为自身残疾、拖累家人的悲观心理。据服务对象回忆他在年轻的时候心气儿很高,穿衣打扮追赶潮流,如今自己日渐衰老、疾病缠身,心理落差越来越大,对生活也失去了盼头。社工以真诚关怀的态度积极予以回应,通过倾听、同理心、支持、鼓励等专业技巧,对服务对象进行情绪疏导,促进他的情感抒发,运用正常化理论改变服务对象的非理性信念,引导其正常化看待残疾的事实,乐观面对生活。
增能赋权,发现自我
社工结合增能理论,引导服务对象挖掘自身优势,虽然双腿不能行动,但双臂是灵活自如的,社工鼓励服务对象在家自己做些简单的饭菜照顾自己,一方面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忘记自己是残疾人,一方面可以减轻家人照料的辛苦,进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自信心,以改善自己残疾后生活不便造成的压力问题。社工鼓励服务对象利用线上平台,可以自己下单买菜、购买生活用品等,让服务对象不断接触新事物,刺激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引导其积极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
用爱守护,共筑美好
社工发挥自身专业性帮助服务对象整合资源、链接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生活的便利。帮助服务对象向街道残联申请电动轮椅,协助服务对象申请残疾人居家托养项目,给服务对象上门做康复治疗,社工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探望服务对象,帮助理发、打扫卫生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进,服务对象已经结识了好几位新朋友,每天和朋友搭伴去玉渊潭公园散心、晒太阳,人也乐观了许多,对生活有了期盼,悲观情绪有所缓解。
通过开展精准救助服务,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较为稳定和谐的服务关系,通过整合资源,为服务对象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增加了服务对象的社会关注度,拓宽了人际交往;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服务对象的精神压力;通过居家环境微改造,改善了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通过增能赋权,帮助服务对象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在个案帮扶过程中,社工始终秉承爱心、耐心、服务对象自决及专业知识技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残障人士,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帮助,还应该关注其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残障人士通常因其自身的障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让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生活圈子内,足不出户,因此,对残障人士及其家庭的精准帮扶中,营造“关爱残障人士”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这对于重塑残障人士的自我认知、重建生活信心意义重大。
(作者:赵馨宇,羊坊店街道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 社工,助理社会工作师,从事一线社会工作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