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安徽定远西卅店镇探索“三呼三应”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4/07/12 15:53 来源:人民网    阅读:1.2万

       近年来,安徽定远西卅店镇始终坚持立足“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理念,以为民解难题、办实事为导向,实现群众事从“未呼先应”到“有呼必应”再到“一呼百应”,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子,探索实践“枫桥经验”乡村版,广大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未呼先应”锁需求

       “农村工作是停不下来的,因为群众的需求是不会停的,只有想在前,心放细,我们工作才能做到群众满意。”85后的西卅店村党总支书记吕志林感叹。

       过去,西卅店镇百信热线咨询投诉数量较多,经过镇党委专题调研发现,主要是留守在家的群众大多不知道相关社会组织和服务单位联系方式,路坏了、停水了、断网了、树倒了一股脑全找村干部,协调起来就容易耽误时间,有时工作不到位缺乏督促,造成群众不满意。针对这个问题,西卅店镇创新推出“百事服务团”业务,将社区警务、法律顾问、供电维修、村邮递员、便民医疗、自来水维护、网络安装等业务内容,以便民服务卡的形式,统一推送到群众家中,同时留有监督号码,对群众反馈服务成效不满意的,由镇党政办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倒逼整改提升,形成一站式为群众服务,确保群众有事“未呼先应”。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全科网格,建设网格党组织,科学配备网格员,整合职能部门融入网格,发动志愿者和网格员定期下沉到群众家中,梳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提前锁定群众需求。2024年以来,全镇91名专职网格员累计走访群众人次达到5096人次,摸排上报各类问题清单198件,各类投诉同步大幅下降。

“有呼必应”解难题

       “群众的难题收集上来了,谁去负责解决、如何落实到位、怎样形成闭环,这些是‘有呼必应’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机制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保障。”西卅店镇人民政府镇长崔劲松说。

       西卅店镇在创新推广“服务群众连心群”机制,通过建立线上服务微信群,按照“一村一大群,一组一小群”的原则,群众有问题第一时间通过文字或者拍图的形式反馈到群里,大小群责任人根据网格划分,及时给予回应,让群众有个“出声”“发泄”的地方。

       线下采取每周召开网格党支部会议,通过听取网格员汇报,对无法解决的难事上报村“两委”,村“两委”每半月召开一次研判会,需要上报难点问题和寻求县直单位协调解决的事项,由镇级统一汇总研究解决路径,镇党委每月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推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接到群众“呼声”后,迅速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和片区干部赴现场,对于能够即刻解决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对于需要一定时间和资源才能处理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并及时向群众反馈进展情况。

       同时,镇级层面安排青年干部充当“回访话务员”,每周回访未办结事项进展,每月回访办结事项成效,过程中加强跟踪调度,并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干部绩效考核,每季度兑现通报评比,通过赛马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潮。2024年以来,全镇累计办结群众各类难题167件,平均办理时间1.7天,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64万,推动解决涉及道路修建、管网建设、申报充电桩等重大难题事项13件。

“一呼百应”聚合力

       “党建引领是乡村治理的‘硬核力’,只有建强我们乡村党组织班子,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让党员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干,基层治理方能发挥群众最大内生动力。”西卅店镇党委书记张松说道。

       过去,西卅店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县一直都是落后位次,今年以来,连续两个季度都是西片乡镇第一名,这归因于广大群众的自主参与,为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无穷的力量。近年来,西卅店镇全域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工作,全镇建立4家规模较大的积分超市,结合主题党日、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等契机,每月定期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劝导服务等各项工作,通过健全奖励嘉许机制,引导群众以活动换积分、以积分得实惠,逐步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高位推进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乡村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依托相关平台,开展信息共享,进行联动治理,推动市县选派帮扶单位与11个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定期邀请市县帮扶单位深入到村,帮助解决网格各类问题,形成“一呼百应”治理模式。2024年以来,市县帮扶单位深入村调研解决问题13个,投入帮扶资金50万落实到村项目,36名西卅店镇籍在外工作党员干部周末返乡参与志愿服务,帮助解决群众问题59件。

       创新推出“平安合伙人”工作品牌,吸纳法律顾问、乡贤、志愿者、“五老人员”、年轻干部等64人加入“平安合伙人”计划,积极参与到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文明劝导、反诈禁毒宣传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中,形成合力稳固共建共治的“一呼百应”新格局。(朱一鸣 郎志刚)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