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践行“两邻”理念 实现家和心安
2024/07/18 14:42 来源:中国社区报 阅读:1.1万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考察时强调,“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以下简称“两邻”理念),为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考察时指出,“要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沈阳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希望,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创新基层治理“三三四”(建设“三零”工作室、创新“三清”工作机制、做实“四个”民生工程)工作模式,探索打造符合实际、具有特色、行之有效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沈阳路径,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组织矩阵
沈阳市强化顶层设计,形成各级书记带头抓、条块结合联动抓、多方参与协同抓的良好局面。
高位组织推进。市委主要领导部署调度带头抓,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具体抓,53家相关单位各负其责合力抓,确保高位推进、高效落实。印发《沈阳市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深入践行“两邻”理念、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方案》《中国共产党沈阳市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形成“1+2”制度体系,特别是颁布《沈阳市城市社区建设促进条例》,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
汇聚多方合力。纵向织密建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确保工作贯通到底;横向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作用,每月至少召开1次会议,强化与市区直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的联系,发挥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共同研究解决基层治理问题。
加强阵地建设。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红色阵地”,引导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开展“一老一幼”、助残济困等特色服务。常态化开展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四进四建”(即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建立双向联动机制;组织在职党员进支部,建立双向管理机制;组织在职党员进楼院,建立双向监督机制;组织在职党员进责任区,建立双向服务机制)活动、“共产党员社区奉献日”活动、“我是雷锋”志愿活动等活动,1.5万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在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中培养1260名“益‘蜂’使者”担任兼职网格员,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建设“三零”工作室 夯实平安根基
沈阳市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理念,在全市建设2680个社区(村)“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工作室,并延伸至企(事)业单位,持续开展“周六不打烊”专题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有效提升基层平安建设水平。
聚焦“零事故”,提高防范化解能力。整合网格员、物业管理员等资源,实行联合巡检和即时响应机制,采取“发现即办—处置整改—即时反馈—改进提升”的工作流程,提高社区风险隐患的发现和处置能力。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可能导致事故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聚焦“零案件”,提高前端预防能力。将“前端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建立专群协同、联防联治的工作模式,整合公安民(辅)警力量下沉社区(村),组织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等社会力量开展自防自治,形成有效治安防控网络。通过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等实现人员、空间和机制全面融通,利用社区视频资源和人脸识别技术,加强社区治安巡逻和监控,提高对违法行为的预防和打击效率。
聚焦“零纠纷”,提高源头治理能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办理—转办—反馈—回访”全流程闭环式处置,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底数清、矛盾化解任务清、矛盾风险隐患清。依托社区“评理说事点”加强法律服务和心理咨询,促进邻里和谐。依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组织、律师等专业力量,推动矛盾纠纷及时有效解决,推动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创新“三清”工作机制 丰富实践载体
沈阳市聚焦“战斗力标准、实战化要求”,创新实施扁平化指挥调度“三清”机制(小微诉求“日清零”、一般诉求“月清仓”、复杂诉求“季清底”),工作人员每日深入分析“警情、案情、稳情、舆情、社情”,将问题归口纳入各类载体,通过抓实一件件小事、解决一个个诉求,让基层治理成果更可感知。
实行“四百”机制,推动小微诉求“日清零”。组织1.5万名社区工作者“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每季度完成1次网格居民全覆盖走访。对于政策问询等能随手清的小微诉求,即时办理或当日办结;对于不能马上解决的诉求,上报街道(乡镇)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治,跟踪督办。特别是创新“潜心识别、精心施策、暖心关爱、恒心相伴、同心守护”的“五心”工作法,建立全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入户走访体系,实施困难群体诉求主动发现机制,有效提升救助帮扶工作广度和深度。
依托政务热线,推动一般诉求“月清仓”。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向下延伸至社区、贯通到网格,建立与110、119、120等紧急热线双向联动机制,整合城管、房产、水电气热等41条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功能,归集12条网上诉求途径,每半月梳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诉求量前10类问题,“一键直达”城管、房产等职能部门网格员限时办理,并做到当月办结,架起民呼我应、一办到底的为民服务连心桥。
抓实“解纾暖”行动,推动复杂诉求“季清底”。全面推行“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专项行动,打造“听劝”品牌,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创新基层治理、维护平安稳定、办好民生实事5个方面企业和群众复杂诉求,将40余项“高频”“高热”问题梳理形成“解民忧”项目清单,由牵头市领导推动,实施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用水用气外线工程审批周期较长、新生入学审核流程复杂等一批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做实“四个”民生工程 延伸服务触角
沈阳市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推进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四个民生工程进社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服务,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大力实施舒心就业进社区。将“沈阳业市”舒心就业服务平台延伸到社区,设立自助查询一体机,集成就业、失业、社保等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打造用工需求、培训需求、问题诉求等场景,推动供需对接更加便捷、精准、高效。
持续推进幸福教育进社区。聚焦“安全、健康、乐学、成长”,社区周边中小学组建社区讲师团、社区兼职教师讲师团和社区志愿者讲师团,开设公益性“幸福教育课堂”,设置科技、阅读、艺术、编程、航模等兴趣类课程,成立“四点半课堂”,由社区退休教师、教职工等提供公益课后服务。
加快推动健康沈阳进社区。组织社区周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诊所等,定期到社区开展咨询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安排专业医疗卫生人员日常坐诊,让群众享受到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全力做好品质养老进社区。以社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低保户、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统筹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养老服务站社区全覆盖,基本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案例一 “樾”来越好的幸福生活
成立于2023年1月的沈阳市浑南区浑河站东街道樾檀山社区,是一个“年轻”的社区。樾檀山社区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两邻”理念,以服务丈量民情,以实干沁润民心,绘就了一幅全龄友好的幸福生活图景。
“我希望家门口有书房和咖啡吧。”“我希望社区能有一个科普馆。”“我们想要专业的舞蹈教室。”“我们想周末的时候和亲戚朋友一起看场电影。”“父母年龄大了,如果小区里有一个可以‘走读’的养老院就好了。”……
面对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樾檀山社区采取政府提供房产、社区组织运行的模式,打造了面积约4320平方米的社区公共服务空间。社区党支部通过招募社区共治合伙人方式,按照“普惠免费、优质低偿、服务居民、滚动发展”的原则,以优质的服务、亲民的价格,为居民提供阅读、观影、科普、养老等多元服务,并设立社区发展专项基金,在把居民们的“微心愿”一个一个变成现实的同时,公共服务空间也实现了自我造血与反哺居民的可持续运行。
装修噪声、绿地维护、停车管理等问题,曾经是困扰樾檀山社区居民的烦心事。社区党支部搭建“咖啡议事”“梦想夜话”等议事平台,居民们面对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友好地聊起了纠纷,社区党支部书记苏畅也会认真记录,能解决的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纳入台账,邀请街道和相关单位一起解决。
共同的志向、相近的职业、相似的兴趣,是樾檀山社区党支部打造议事平台的“法宝”,鼓励引导居民从提出意见建议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社区事务的“实践者”。
邻里聚在一起,将问题摆在桌面上,110条居民建议变成现实、32个邻里小摩擦化解在萌芽状态,装修噪声扰民、无证养犬、电动车入户充电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樾檀山社区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案例二 旧院“逆生长” 的“秘密武器”
和平新村社区地处沈阳市中心城区,管辖26个楼院,平均房龄30年以上,是个典型的老旧小区。为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和平新村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深入践行“两邻”理念,紧盯居民急难愁盼,积极带动小区“雷锋志愿者”、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让这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事故隐患人人查,安全生产靠大家。”“落实关阀行动,守护燃气安全。”一大早,“雷锋志愿者”居民王大舜便穿上志愿者马甲,带领“久久”平安护卫队,开始了一天的网格巡逻宣传工作。
“我们‘久久’平安护卫队是由退役军人、退休干部等党员志愿者组成的,负责社区的网格安全宣传和治安巡逻,作为一名‘雷锋志愿者’,我们为这份责任感到自豪!”王大舜说。
“雷锋志愿者”是和平新村社区提升服务质效的一个“秘密武器”,社区老旧小区环境改造、建设“三零”社区、提升民生服务,都少不了“雷锋志愿者”的参与。为筑牢社区平安根基,社区民警、水电气暖管理人员、志愿团队等多方力量下沉网格,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控,自防自控。对2967户居民、162个“九小”场所实施全覆盖安全宣传和检查走访,时刻绷紧安全弦。
安全有保障,邻里矛盾也得到了巧妙化解。和平新村社区党委邀请辖区12名退休老法官、老律师、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议事协商智囊团”,协助80余件邻里矛盾在拉家常中迎刃而解。
为解决辖区居民就业、学生托管、老年人就医等民生问题,社区党委还打造了“多代屋”学堂、健康义诊等20余个民生服务项目。45名居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109名双职工家庭孩子在社区实现节假日和课后托管,1000余名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被解决,民生堵点通了,服务盲点消了,居民的心更美了。“正因为有广泛的居民参与,大量的‘雷锋志愿者’被充分调动起来,和平新村社区的治理才鲜活有力,这个老旧小区实现了‘逆生长’。”社区党委书记张明伟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