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内蒙古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2024/07/25 11:5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阅读:1万

   当第一缕晨光从城市的高楼大厦中穿过,照射在赛汗塔拉草原的万亩绿野,健身跑步的人一边擦拭着汗水,一边用手机记录下这隐于城市的草原晨景。进入盛夏的内蒙古自治区,恰似这嵌入城市之中的盎然绿意,予人逃离城市快节奏生活的闲适和休憩。徐徐铺陈横跨约2400公里的绿色画卷,游客能够感受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超然物外。

  内蒙古的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大沙漠,镶嵌在长轴画卷之中,置身其中,畅游草原沉浸花开烂漫的诗意,驰骋沙海释放无限激情,纵情云中森林吮吸纯净氧气,乘舟入河湖芦苇深处感受清凉爽意……内蒙古的夏天,微风不燥,景致正好,吸引游客携诗意入画来,感受亮丽北国风光的夏日韵味。

  内蒙古深挖北疆地域特色旅游资源禀赋,精准细化对接客源市场需求,围绕供需两端持续发力,大力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依托“百万人互游”计划、“引客入蒙”奖励等多项政策,内蒙古积极培育“节庆+旅游”“演艺+旅游”“文博+旅游”等新业态,打造“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等主题活动品牌,打造了一批“开门献景”即“火爆出圈”的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精品带动、多点支撑、产业融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1.22亿人次,同比增长32.94%;全区接待国内游客总消费1700.57亿元,同比增长43.50%。内蒙古的旅游发展优势正在从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拓宽到幸福生活场景、多样化消费业态。通过着力打造自驾游、露营游、度假游和康养游,内蒙古旅游业正在实现观光、休闲、度假协调并进发展。


自驾、露营、度假、康养……内蒙古的多样“打开方式”


  内蒙古横跨祖国东北、华北、西北,太阳从东部的呼伦贝尔升起,两小时以后才能照到西部的额济纳。

  118万多平方公里大地上,铺展着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山脉、大沙漠,呼伦贝尔的大草原、九曲十八弯的黄河、额尔古纳的白桦林、黑山头的日落、敖鲁古雅的驯鹿、额济纳的胡杨林……把内蒙古的风光装进画卷,画家的颜料不足以描绘其绚丽多彩,再饱满的诗情也抒发不尽其雄浑壮阔。

  如何打开内蒙古的风景卷轴?只是简单地把风景装进相册,把风光贴在朋友圈,让人难呼过瘾。

  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打造“自驾游的首选地、露营游的佳选地、度假游的必选地、康养游的优选地”,不断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丰富产品更新业态,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拓展了内蒙古壮美风光的“打开方式”。

  约上三两好友,备好物资,踩下油门,迎着朝霞,跟着大自然的韵律找到自己的节奏,穿沙漠过草原、进林海阅山川,来一次随心随性的自驾旅行,尽览沿途的专属风光,感受内蒙古的天高地阔、博大自由。

  打开“高德地图”,搜索“一键游内蒙古”,“发现最美331”“G7之旅”等特色线路一应俱全。这是今年夏天刚刚上新的功能,自驾游客根据兴趣和需求,能够个性化选取不同推荐路线,行程天数、里程、驾驶时长、最佳游览时间一目了然,便捷游客自主选择自驾旅游线路。

  通过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打造高等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增加新能源车充电桩、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自驾游服务等方式,内蒙古全力提升自驾游品质。同时鼓励各地完善落地租车、异地还车等旅游租车服务,逐步构建道路、景区、营地有机连接和全方位服务的自驾旅游服务体系。

  据携程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内蒙古文旅市场较2023年同期在线旅游人次增长28%;私家团、定制游在线消费人次增长136%、金额增长129%;租车用车在线消费人次增长77%、金额增长49%;暑期入境游订单量增长111%。

  目前,内蒙古拥有国家5C、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9家,总量列全国第一。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游爱好者在呼和浩特集结,开启中俄蒙“三湖之约”跨境自驾游之旅。该线路将经过中国的呼伦湖、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蒙古国的库苏古尔湖,让游客感受自然与文化的交融。

  “说走就走”,只要有时间,内蒙古风光无限的草原将成为游客心中的一往无前。331最美边境公路、99号草原公路等特色旅游公路已成为热门自驾公路,敖鲁古雅使鹿部落、乌里雅斯太山巅、乌兰哈达火山等网红自驾目的地热度不减。

  全家出行,带上帐篷和野炊餐食,在草原牧场追赶牛羊,在森林峡谷看落日霞光,在河湖之畔点起篝火,伴着清凉的夏日晚风和头顶的点点星光安然入梦乡。

  驾车从包头市区向北行驶,行进山间小路,群山环绕之间,寻着在山谷间回荡的音乐,五金河的暖色调灯光和飘香十里的烤肉滋味,指引游客共赴一场诗意的野外露营。

  尽管去年才正式运营,夏日的五金河露营地已是一房难求,不少游客自带帐篷感受这里的夏日凉风和星空夜幕。听着溪流水声,品尝田陌农味,望着繁星挂在头顶,在树林间漫步感受田园的静谧……山里的烟火气息成为很多游客的向往,这样的露营地成为很多人拥抱慢生活的夏日佳选。

  目前,内蒙古已建成各类露营地202家。呼和浩特市云上营地、花海之约等32家高品质营地构建出靓丽的都市露营生活圈。如梦似幻的草原星空带给数以千万计游客难忘的记忆:乌兰哈达火山脚下传统民居院落里的篝火,锡林郭勒草原飘香的奶酒和动情的长调歌声,包头赛汗塔拉“城中草原”时尚与传统融合的别样浪漫……

  全国多地进入“炙烤”模式,内蒙古清凉宜人的夏日令人向往。走进大自然与草原、森林亲密接触,在温泉和森林氧气的浸润中享受宁静与舒适,在沙漠星空下体验“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梦幻感受……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绿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内蒙古的壮阔风景,正在成为更多游客度假生活的背景。“一生一定要来一次”的那达慕盛会、火爆网络的火山公园“换装”拍照、品尝牛羊肉、奶制品等特色美食,内蒙古自然风光壮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独特,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突出,这片广袤大地正在成为游客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今年6月,阿尔山被确定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座坐落于大兴安岭林海深处的童话小城,人口仅7万左右,盛夏时节却能够看到全国各地的车牌,街上散步的人们操着各样的口音。“2023年,阿尔山累计接待游客322.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2亿元。”阿尔山市委书记杨永久介绍。

  沿着阿尔山的河岸向城市望去,干净整洁、风格各异的高品质酒店整齐林立。鹿角湾营地、望山营地、伴山民宿等特色浓郁的精品营地和民宿为游客提供多样化选择,热力MALL城市餐厅、圣泉雪集、啤酒青坊、“阿尔鹿”文创店、森林牧场等特色消费业态,深受游客欢迎。

  呼伦贝尔大草原辽阔无际,巴彦淖尔乌梁素海绿波荡漾,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城市烟火暖胃暖心,《千古马颂》等30场大型旅游演艺好评如潮,78家“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实体店引人驻足,“草原那达慕”“蒙古马超级联赛”等文旅盛会出彩出圈……内蒙古不断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正逐步成为广大游客度假游的必选地。

  泡泡温泉、尝尝驼奶、试试沙疗,内蒙古的康养之旅让人放松身心、放下疲惫。森林、草原、蒙医、温泉、盐浴、驼奶、沙疗……内蒙古丰富的地理、文化、生态资源给予康养游独特的发展条件,近年来内蒙古康养旅游产品层出不穷。

  在9家首批自治区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游客们能够享受乌兰察布24摄氏度的草原之夏、兴安盟的森林和乌海的葡萄美酒。赤峰热水温泉小镇、巴彦淖尔“河套蒙医康养”等新兴康养旅游项目,正在为内蒙古康养旅游发展增添新动力。

  近年来,内蒙古“四地”建设夯基垒台、全面起势,建成高等级自驾车营地、度假区、露营地279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旅游休闲街区等国家级旅游品牌17个,不断拓展内蒙古的“打开方式”,提升内蒙古旅游辨识度,摹绘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


扫榻以待倒屣相迎 内蒙古真诚引客来


  近年来,内蒙古不断优化旅游服务,出台系列举措,实施多项政策,围绕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精准施策,擦亮旅游招牌,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快车道”注入“强心剂”。

  扫榻以待,用真诚和真心换游客的信任和满意。

  今年以来,内蒙古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提升A级景区5G信号覆盖率,让游客的靓照大片能够随时分享;不断完善旅游风景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等“慢游”设施,让游客慢中取“乐”,乐在其中;全力推进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休息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内蒙古东西距离长,各景区之间距离较远,为了进一步便捷游客交通出行,内蒙古加强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健全重点旅游景区交通集散体系,完善旅游城市与主要景区间的交通方式。

  今年以来,内蒙古积极推进高等级公路限速调整暨优化出行服务工作,让宽阔车少的草原公路成为游客释放压力的净心之路。目前已完成50%高速公路限速优化调整,预计2025年底,内蒙古将完成具备条件的高等级公路限速优化调整工作。

  此外,内蒙古还积极推进支线航空建设,实现四小时从沙漠到林海。7月2日,华夏航空CRJ900飞机从阿拉善左旗机场腾空,经过包头市,在内蒙古自治区最东部的呼伦贝尔市降落,西起大漠戈壁、东至森林草原,横跨内蒙古东西约2400公里,这是国内航距最长的支线机场间航线首次航行。这一航线通航,极大便捷游客出行,实现“上午冲沙晚住林屋,空中俯瞰全内蒙古”的全新旅游体验。2024年夏航季,内蒙古共运营支线机场间航线47条,实现了自治区内盟市全覆盖,累计运送旅客超500万人次,平均客座率达72.7%。

  内蒙古进一步推进旅游服务智慧化,加快建设全区旅游多功能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网络游客服务中心,发展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推动重点旅游景区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实现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在线预订、网上支付,让游客只需一部手机,就可获取票务、入园、停车、住宿等方面的信息,并同步能够进行行程规划、产品预订、游记分享等,为游客提供贴心、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

  内蒙古持续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不搞“一锤子买卖”,注重细节,从实处入手,各景区持续完善标识系统,完善导览图、道路牌、警示牌等标识,方便游客游览。

  内蒙古坚持“包容审慎”与“重拳出击”相结合,各地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让游客不操心、不糟心。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动超过35万人次检查经营单位近13万次,为游客创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发布28条热点旅游线路诚信指导价标准,出台《关于娱乐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设立审批有关事项的规定》,入选全国文旅系统典型案例。

  倒屣相迎,实施激励扶持政策,全面扩大旅游客源市场。

  内蒙古主动出击,坚持以政策牵引驱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引客入蒙”激励政策和“百万人互游”计划,推出配套门票减免、发放优惠券等多项惠民政策,全面扩大省内外以及境外客源市场,激励文旅企业开拓市场资源。

  2023年,内蒙古文旅厅发布15项支持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措施,面向主要一线城市创新开展“百万人互游”行动,开行阿尔山、呼伦贝尔等重点旅游目的地专列400列、包机700架次,接待入境游客210万人次,长三角、珠三角游客显著增长。

  内蒙古积极引导各地区依据优势、错位发展,打造独具特色、适销对路的拳头产品。呼和浩特市花海之约、云羡露营地,包头金街,兴安盟草原宿集,乌兰察布乌兰哈达火山,乌海市云享小镇等一批高品质项目开门迎客、好评如潮。2023年,全区86个文旅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55亿元,107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金额33.45亿元。

  在政策激励下,2023年入境旅游团队提早4个月,提前3个月完成京蒙“旅游倍增计划”,全年推出惠民举措150余项,带动全年接待游客2.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5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是前年的2.49倍和3.18倍。

  今年以来,内蒙古靶向瞄准客源市场,精准对接境内外游客需求,打造跨境自驾游品牌,推动中俄蒙跨境自驾旅游市场热力升级。重点面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内蒙古开展“百万人互游”海外升级计划,进一步优化“引客入蒙”扶持政策,不断扩大边境和跨境旅游市场。随着内蒙古在海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各国游客慕名而来。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出入境流量最大的二连浩特口岸累计入境游客26万人次,入境车辆达3.5万辆。

  5月1日起,内蒙古实施《2024年招徕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外游客奖励办法》,今年招徕游客奖励总额为1000万元,对组织旅游包机、专列及招徕区外游客的旅行社企业予以相应奖励。

  为了吸引游客,今年以来,内蒙古文旅厅推出乌海马帮大会、赤峰华子鱼洄游节、呼和浩特露营节、扎兰屯杜鹃花节等数百项特色文旅活动,推出10条中俄蒙“万里茶道”跨境游精品自驾线路,发布52条国内春夏季精品旅游线路,精心策划十条夏季旅游精品线路,包括自驾游、康养游、度假游等多种旅游形式,涵盖草原、森林、沙漠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

  系列优化旅游服务的举措以及精准施策引客的利好政策,为内蒙古旅游发展摹绘新图景。“今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假期,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和实现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均创新高。”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秦艳介绍。


“旅游+”丰富升级 多样业态盘活消费市场


  随着零售、商圈、夜经济、文娱、数字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现象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内蒙古紧盯文旅市场,瞄准消费需求,培育“旅游+演艺”“旅游+节庆”“旅游+文博”“旅游+研学”等新业态,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不断释放消费新动能。

  看一档综艺“圈粉”一座城,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因一部剧游览一座城……随着融合消费场景不断创新,游览一座城市的理由越来越多样,“旅游+演艺”已成为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内蒙古推出“跟着演唱会、轻综艺、赛事去旅行”活动,为来内蒙古看演唱会、参赛的游客推出旅游特价机票、优惠措施,让演唱会、音乐节、原创剧目为旅游消费引流,丰富旅游业态,衍生消费新场景。

  演唱会期间,呼和浩特市增设公交运营线路,延长运营时间,新增环保公厕,在演唱会场地周边设置15个便民服务岗,为游客赠送矿泉水、纸巾、扇子,随时提供必要帮助,地铁线路入口赠送精致伴手礼,景区面向观众推出门票减免优惠,航空公司为演唱会观众游内蒙古推出特惠机票……系列举措既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城市温度,打响热情服务口碑,擦亮城市名片,也为旅游消费引流,将“流量”变“留量”。

  2023年8月,周杰伦演唱会吸引18.4万名观众到场,演唱会期间呼和浩特市接待游客126.1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8.80亿元。今年5月,张杰演唱会期间,呼和浩特市共接待国内游客78.11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7.94亿元。7月,薛之谦演唱会期间,呼和浩特市旅游收入4.76亿元,接待游客数量45.24万人次。

  今年元旦,呼和浩特市举办的跨年狂欢夜点燃全城,三天假期累计约165万人次参加跨年活动,接待国内游客135.35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91亿元。“呼和浩特市立足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高品质城市,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包钢说。

  随着暑期到来,内蒙古“研学”旅游成为显著增长点。内蒙古倾力打造“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研学旅游品牌,一季度签约研学团队1650个,预计暑期将招徕研学旅游团近40万人。近日,内蒙古文旅厅围绕红山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沙漠文化等推出17条精品研学旅游主题线路,评选出87家研学旅游服务商、72家研学旅游基地、14家研学旅游营地、40门研学精品课程,内蒙古正加快推进研学旅游基地(营地)建设。

  “鲨鱼睡觉吗?”“夜里的珊瑚和白天有什么不同?”“企鹅是趴着睡还是站着睡?”夜幕降临,本应回归寂静的鄂尔多斯市海洋馆仍然人声鼎沸,梦幻般的蓝色映衬着孩童们好奇的眼眸。老师指着在孩子们头顶游过的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为他们讲述奇妙的海洋知识。

  “我们针对学生群体推出夜宿海洋馆和三天两夜的野生动物园夏令营等定制研学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市文旅集团市场营销部王春萤介绍,此类研学产品能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在动手搭设帐篷、铺设睡袋的同时锻炼自理能力。产品推出后,受到家长和青少年好评,每期爆满。

  旅游业态多元发展,为消费市场提供更多个性化、定制化选择。“夜食”“夜购”“夜营”“夜游”……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日前承办2024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以燎原之势点燃火热的夏日文旅消费市场。“鄂尔多斯计划建设一批特色街区,打造产业经济升级版。”鄂尔多斯市市长杜汇良说。

  康巴什区推出以“暖城七点半”为品牌的系列活动,打破了传统旅游的时间限制,给予游客更多选择。康巴什区赛车小镇通过体育与旅游融合,培育水上运动、户外运动、冰雪运动、低空飞行、亲子娱乐等新业态,考考什纳建筑艺术小镇、后备箱集市、飞机草坪音乐会,结合年轻人喜爱的“美拍打卡”和“夜游”文化,创新培育共享文旅消费新空间、新场景。

  羊绒购物、特色美食、旅游度假、多彩夜游、非遗文创国潮、演出赛事……各项活动如火如荼,让旅行不设限、游玩不停歇。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绒都小镇”旅游休闲街区,跟羊绒打了30多年交道的余素兰手捻两股纱线,飞快地操针引线,正在制作长度仅三寸有余的婴儿羊绒鞋袜。驻足观看的游客叹服于她精巧的技艺,在一针一捻中了解羊绒文化。

  羊绒文化是鄂尔多斯市的闪亮名片。经过40多年发展,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已成为世界重要的优质羊绒主产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绒都”。“旅游旺季单店月均成交额超过10万元。”“绒都小镇”旅游休闲街区一家商铺负责人马波告诉记者,越来越多国外游客青睐羊绒制品,街区大部分商家升级了刷卡机,以方便国外游客购物。

  “目前街区入驻商家126户,已和181家旅行社签约,去年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鄂尔多斯绒都羊绒产业协会会长温泰说,为适应消费市场,商家推出羊绒旗袍、新中式羊绒制品等新兴设计款式,结合前沿艺术设计和新型工艺,衍生出更受市场欢迎的时尚单品。为让游客全方位感受独具特色的羊绒文化,街区即将推出体验环节,让游客亲手尝试剪绒、洗绒、分梳、精梳、染色再到纺织的羊绒制品生产全流程。

  和羊绒制品一样深受游客热捧的,还有“小金鹰”。国宝级文物“鹰顶金冠饰”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出土,是迄今发现唯一的匈奴酋长金冠饰,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最高水平。“小金鹰”就是由“鹰顶金冠饰”衍生设计而来。“小金鹰”元素的钥匙链颇受欢迎,过去一年销售额超过50万元。

  “我们结合草原地区的文物和文化,衍生设计推出八大系列共三万余款产品。”内蒙古鄂珍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浩介绍,消费市场对于有较强文化属性的创意产品接受度高,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给予文创行业全新机遇。

  “我们着力构建以‘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为统领的文旅特色商品体系,持续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秦艳介绍,内蒙古倾情打造“乌兰察布之夜”“兴安岭上兴安盟”“暖城鄂尔多斯”等区域品牌,打造“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古韵青城,福地玉泉”“天骄圣地·伊金霍洛”等旅游IP形象。内蒙古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内涵,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让内蒙古“守艺”品牌享誉全国。

  “希望大家有时间能够告别喧嚣、卸下疲惫,来内蒙古感受这方碧绿。”演员萨日娜作为内蒙古旅游形象大使,倾力介绍内蒙古靓丽的风景。打马过草原,踏歌赏风情,内蒙古的夏日芳草碧连天,风光正是无限好。(记者 刘伟 贺书琛)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