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不只有臊子面
2024/08/02 13:1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阅读:1.1万
说起岐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许是岐山臊子面。实际上,除了舌尖上的味道,岐山背后的历史文化,更值得品味。
《国语·周语》曰:“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岐山,古称“西岐”,因“山有两岐(两枝的意思)”而得名,今属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3000多年前,起源于渭水流域的周王朝发祥于此,创造了崇德尚礼、博大精深的周文化,中华礼仪之邦的恢宏画卷由此徐徐展开。
这里曾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诗经》,也流传着封神演义、文王演周易等美丽传说;这里曾出土了青铜国宝毛公鼎,也发掘了我国最早的西周时期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遗存;这里相传是黄帝太医岐伯的故里,也是诸葛亮病逝的五丈原所在地;这里至今延续着尊老敬贤、尚德崇义的家风家训,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活力……
岐山,这座被誉为“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陕菜之乡”的小城,正是中华文脉亘古绵延的具象所在。
臊子面——舌尖上的文化滋味
“狗娃(岐山人对子孙的爱称),臊子面做好了,你端上第一碗给‘灶王爷’‘土地爷’堂前泼个汤,保佑咱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到大年初一,岐山人新年的第一顿餐饭就是一碗碗热腾腾的臊子面。开饭前,家中长辈会叮嘱晚辈将第一碗臊子面端出门外泼汤,祭奠先人、土地爷和仓神等,以求来年万事和顺。
“臊子面‘泼汤礼’源自周礼敬天保民的理念,是岐山人传承千年的特有礼仪。不论谁家婚丧嫁娶、生子升学,待客的席面都要上臊子面,先泼汤、后开席的礼数一直没变。”岐山县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杨慧敏介绍道。
小小的一碗臊子面浓缩了岐山人对周礼文化的尊崇和传承——知敬畏,懂礼节。
相传殷商末年,武王伐纣凯旋,途中命人宰杀一条蛟龙,犒劳三军将士。为了让大家吃饱,聪明的厨师将蛟龙肉制成鲜美无比的臊子,搭配其他辅料做出臊子汤,然后浇在煮熟的面条上,只吃面,不倒汤,循环往复,于是,将士们都吃上了一顿终生难忘的臊子面。
《岐山县志》记载了臊子面的另一种得名传说:古时岐山有一富户,新娶一媳,心灵手巧,善作汤饼,举家喜食,尤以小叔为甚。后小叔为官,仍喜食之,遂呼为“嫂子面”,久而久之,谐音为“臊子面”。
正宗的岐山臊子面讲究的是面条“薄、筋、光”、汤底“煎、稀、汪”(“煎”意为汤要烫,“稀”意为面条要少,“汪”意为汤底浓郁)、口感“酸、辣、香”,可谓碗里藏乾坤。
千年过去,沧桑变化,臊子面从食材选择到烹调技艺都得到了不断改良,但吃法却一直没变。
“臊子面也被称作‘一口香’,顾名思义就是每碗面只有一口的量,这种吃法可以极大保留汤的鲜美,品尝面条的筋道。因此,岐山人把吃臊子面也叫‘吸’臊子面。”杨慧敏说,“一个人一次单独吃上几十碗岐山臊子面也不稀奇,现在饭店里的一份臊子面多是六小碗。”
想要把臊子面做好绝非易事。从备材、制作再到上桌,要经历揉面、擀面、犁面、炝汤、下面、浇臊子等一系列流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口感。
燣臊子肉是臊子面的精髓。臊子肉燣得好,臊子面就成功了七八成。制作臊子肉兼具了煸、炒、煨、炖等技法,同时还需配以桂皮、八角、辣椒等一众佐料。正宗的臊子肉出锅时色泽油亮,酸香辣适中,色、形、味俱全。
“岐山人走到哪里都惦念着臊子面,不但因为面好吃,还因为碗里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先人后己的待客之道教会人要谦虚仁爱。”岐山县蒲村镇蒲村村的邢东潮老人饶有兴致地说,“面条宽窄也有独特含义,吃细面寓意着过日子要细水长流,而吃宽面时长辈会告诫晚辈遇难事要宽心,不要气馁。”
穿越数千年历史长河,美味的臊子面历久弥香,进入新时代又焕发出新的生机,细细的面条正连接起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浓郁的臊子面汤正搅动着一个蓬勃的产业。
近年来,岐山县聚力发展民俗食品产业,坚持把做大做强“一碗面”特色产业经济作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3年岐山县“一碗面”经济产值达到150亿元,带动9.4万人就业。目前,岐山臊子面孵化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链不断延伸,“一碗面”电商交易额达到18.8亿元。
在陕西岐品福食品有限公司,现代化的厂房车间干净整洁。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企业,以大众化、快餐化为目标,研发出多款臊子面方便餐饮产品。目前拥有7条生产线,总投资达到5亿元,创立的“来六碗”岐山臊子面品牌,已经进驻西安多个商场。公司负责人赵万林说:“挖掘传统饮食的文化内涵,再将文化转化为产业,让臊子面走出了岐山。”
八百里秦川巍峨,悠然里烟火人间。作为周礼文化的“活化石”,岐山臊子面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产业化发展中传承改进,香味飘进千家万户,成了岐山乃至陕西的一张金名片。
寻大德——触摸礼乐文化的根与魂
岐山县城里,一座金黄的凤凰雕塑熠熠生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大雅·卷阿》中的记录,让“凤鸣岐山”的传说广为流传,凤凰也成为岐山县的吉祥鸟。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翻开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开端的《诗经》,多篇诗作反映了周人在岐山的活动实践,记录了周代岐山的风土人情。
宝鸡文理学院周礼文化传承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景红艳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经济人文的百科全书,岐山则是《诗经》的故乡,这里也沉淀了影响中华文明3000多年的周礼文化。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宝鸡市文物局原局长任周方介绍,周人制礼作乐是将各种行为规范加以系统化,形成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从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等日常小事,到祭祀、征战等国之大事,礼仪融入周人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这些制礼作乐的工作主要是由周公完成的。”任周方说。
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第四子,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殷商。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摄政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的一生,始终将勤廉二字作为思想基石和行为准则,为周朝近八百年的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尊称为“元圣”。
自古勋劳推元圣,从来梦见有几人。千百年来,周公被无数文人墨客推崇礼拜。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曹操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苏轼说,“吾今那复梦周公。”
位于岐山县城西北方向6.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古木林列,景色迷人。这里正是千古名胜周公庙所在地。
穿过古木参天的步道,迎面可见乐楼门前的一副楹联,上书“临流水犹听古乐,遇崇山若仰大贤”,横批“飘风自南”。
周公庙景区负责人介绍,此处原名卷阿,卷是弯曲,阿是丘陵,东、西、北三面环山,唯南边与平地相接,状如簸箕,故《诗经》写“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缅怀周公德贤勤政,下诏在古卷阿为周公建祠立庙。后经历代修葺,这里成为全国历史最悠久、占地面积最大的周公庙遗址,千百年来一代代人到此凭吊咏怀。
庭院中央,一座汉白玉雕像,头戴相帽,庄严慈祥——这正是周公雕像,往来游客纷纷拍照留影。
“中国人崇尚榜样,崇尚模范,历来有向圣人学习的传统。周公身上的品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道。”杨慧敏介绍,除了卓越功绩,周公身上的忠、勤、廉、仁、和等优秀品德更是被代代后人仰颂。
在岐山历史上,还有一位和周公齐名的大德——召公。
召公,姓姬,名奭,因采邑于召而得名。召公先后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主张崇德立德,提出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的廉吏标准,要求戒腐从节制逸乐开始,留下了许多廉政故事。
位于岐山县召亭村的“甘棠遗爱”勤廉教育基地的召公展介绍,一些官员欲为召公建立宽敞的办公场所,他断然拒绝,说:“以吾一身,而劳百姓,此非吾先君文王之志也。”
召公在甘棠树下倾听诉状,解民之忧,史称“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留下“甘棠遗爱”的千古佳话。《诗经·国风》记载:“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景红艳说,这首诗代表着民众对召公的怀念,对廉政的向往,甘棠也成为召公爱民精神的体现、清官廉吏的标志。
岐山县委宣传部部长王武军介绍,近年来,岐山县打造召公“甘棠遗爱”勤廉教育基地和周公勤廉教育基地,努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廉洁文化,吸引更多人践行崇廉尚勤的中华优秀美德。
千载悠悠,周公、召公身上的优秀品德,依然令人肃然起敬。周代先贤所提倡的德治天下、任人唯贤、勤廉仁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至今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五丈原——踏寻诸葛亮衣冠冢
离开周公庙驱车向南30多公里,便来到了位于岐山县蔡家坡镇的五丈原诸葛亮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千百年来,被世人所敬仰、誉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就陨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年秋季,五丈原上秋风萧瑟,因而历史上有“五丈秋风”之称。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大军,取路褒斜谷道,夺取五丈原,屡次向魏军挑战,司马懿抓住蜀军劳师远袭的弱点,敛兵不出,以逸待劳。
诸葛亮明白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便分兵屯田,供给军粮,为久驻之计。两军对峙100多天后,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
《岐山县志》记载,五丈原诸葛亮庙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形势险要。星落五丈原后,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在此修建庙宇,又名“五丈原武侯祠”,庙内有重塑于清代的诸葛亮塑像。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来此焚香追思,祈求佑护。
走进诸葛亮庙,映入眼帘的是门柱两侧镌刻的醒目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门楣的竖匾上书“五丈原诸葛亮庙”。
一诗指《梁父吟》,二表指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写给后主刘禅的前后《出师表》,三分鼎指天下三分。短短七言律诗浓缩了诸葛亮波澜壮阔的一生。
“五丈原不但有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更是难得一遇的书法胜地!”王武军说,庙内陈列历代圣贤赞颂诸葛亮的牌匾题词碑刻,其中岳飞手书的《出师表》尤其珍贵。
相传,宋代抗金英雄岳飞于返京途中在南阳武侯祠所书《出师表》,辗转流传至清代光绪年间,时任岐山县县令胡升猷重修武侯祠,花重金购得《出师表》拓本,遂邀陕西富平雕刻大师樊登云刻于青石之上,并镶嵌于献殿东西两侧墙壁之上。
《出师表》立意深远,饱含忠君爱国的大义壮志;岳飞的书法遒劲有力,抒发浓郁热烈的爱国情怀;樊登云的刀工形神兼备,彰显传统雕刻的不凡魅力。因此,《出师表》石刻又称“三绝碑”。
漫步诸葛亮庙内,不同朝代的楹联、匾额数不胜数。有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所留下的珍贵墨宝“五丈原高恨当年空陈二表,三分鼎峙在先生名著千秋”;有乾隆、嘉庆皇帝御笔题写的“宁静致远”“忠贯云霄”匾额;亦有文人墨客留下的“三顾许驰驱三分天下隆中对,六军章讨伐六出祁山纲目书”“智谋隆中对三分天下,壮烈出师表一片丹心”等精彩楹联。
五丈原诸葛亮庙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来此参观,感受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一位游客留言感慨道:“星落岐山五丈原,颠覆了我们以成败论英雄的认知。此次登上五丈原,凭吊孔明先生,凝视历史带给我更多的是对人生的启示。诚如明代文学家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所言: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传周礼——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仍在
“敬老尊贤村续中华古训,尚德崇义胸怀周礼遗风”“天启文明孝贯千秋承古训,人行善道德传一脉塑新风”。在岐山县京当镇小强村村史馆门前,两副古朴的对联引人驻足。
地处周原腹地的小强村是当地知名的古村落,漫步于此,沿途可见红砖黛瓦、清代碑亭。
据了解,小强村德孝文化历史悠久。在修葺一新的孝文化长廊,文化墙上记录着新二十四孝:经常带着爱人和子女回家、定期带父母做体检、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村民们在散步赏景之余,也接受着潜移默化的熏陶。
“‘让三分海阔天空,忍一言风平浪静’,这是我们家世代相传的家训。”指着家门前张贴的家风家训,已过耋耄之年的小强村村民王秋芳说,身教大于言传,自己和老伴平时遇事能帮则帮,如今子孙辈也乐于助人,很少和外人脸红吵架。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家教故事,到“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的家风家训,无不激励着后人。
“耕读传家”“刚正可风”……行走在小强村,可以看到不同家庭的屏风墙或门楼前,都写着意蕴深长的家训。村入口处的巨石上,刻着一个大大的“孝”字。
小强村党支部书记金建都表示,为了更好传承敬老爱老、德孝为先的文化,村委会在重阳节为全村18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宴,已连续举办六届。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抓村庄经济效益和美丽颜值,也要搞好乡风文明建设。我们用德孝文化涵育良好家风、锻造淳朴民风,用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村庄治理,让家风民风成为村子的一张名片。”金建都说。
“亲幼小、孝宗长、听政令、知章法、善行事、和诗人、勤耕作、懂大礼。”在岐山县蒲村镇蒲村村的邢氏祠堂中,邢氏家训赫然高悬。
挨家挨户整理家风家训,为高龄老人拍摄全家福,举办道德大讲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蒲村村,敬老尊贤、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优秀传统正在通过一场场别出心裁的活动内化为人们的行动自觉。
“全村2300多人,近几年做到了零上访,充分证明传承周礼文化的优秀基因,对家风、民风、乡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蒲村村党支部书记邢宝恩说,好的家风支撑起了好的社会风气。
近年来,岐山县不断挖掘周文化的优秀内涵,提炼周文化的时代精神,探索周文化的现实意义,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企业、乡村、社区和学校,更好地树立起文化自信。
“德润心田,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走进岐山县城关小学实验楼门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句标语。
在毕业前夕,城关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元希和十几名同学一起在周公庙景区参加了“红领巾讲周文化故事”活动。她说,通过前期准备与实地讲解,自己受益匪浅,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家乡文化,也对周公诫子、握发吐哺等典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载体不断丰富,让周文化更加可感可知。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懂礼貌了,养成了诚实、谦让、守信等优秀品格。”在城关小学担任10多年班主任的徐玛丽说,周礼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感召力和影响力提升,也让孩子们的文化自信感、历史自豪感不断增强。(记者 张京品 王泽昊 张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