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总遇电信诈骗,真不能只怪老年人太“单纯”

2024/08/19 14:08 来源:上观新闻    阅读:7518

  在诈骗降临到身边之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特例。然而诈骗真实地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据上海市公安局数据,2023年全市共阻断涉诈交易10.9万余笔,避免了16.2亿余元经济损失,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黑灰产犯罪嫌疑人2.4万余名,直接挽回受骗群众被骗资金4.8亿余元。

  高老先生也是万千诈骗案的受害者之一。即使到了公安局,他似乎仍深陷骗局中无法自拔。

  老夫妻俩今年七十出头,育有一子,儿子成家后便搬出了原来共同居住的家。虽然还在同一个城市,但儿子平时工作繁忙,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平时来往也少了许多。

  节俭的老夫妻俩靠着上海丰厚的退休金,积攒了一笔不小的积蓄。但没想到一通陌生来电的到来,让半辈子的积蓄付诸东流。诈骗团伙盯上了独居的退休老人们。

  今年3月底,高老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口气非常严肃,自称是公安局刑侦人员,说高老先生和老伴被卷入了一起正在调查的重大诈骗案件,案件号和细节都说得有板有眼的,对方要求高老先生必须配合调查,并且不许透露给包括子女在内的任何人。“不然老夫妻俩都可能成为嫌犯”,对方恐吓道。

  高老先生刚开始还将信将疑。当对方将夫妻俩的身份证复印件都发过来时,高老先生心头一紧,选择开始相信了。一辈子安分守己的夫妻俩决定配合此次“国家公安机关”的调查。夫妻俩商量着:“毕竟只是配合调查,又不需要打钱,不会有什么事的吧。”

  接下来的一周,陌生电话来得越来越频繁,每天至少来电两次,时间还都不固定,每次还都显示不同的电话号码。对方威胁必须接到每一个来电,为此夫妻俩白天的时间大多耗在了等待中。在电话中,对方开始事无巨细地盘问着夫妻俩,小到出门买菜的日常开销,大到夫妻俩名下每张银行卡的存款金额。

  一周后,夫妻俩已经深深陷入了这个精心策划的“骗局”。但奇怪的是,对方开始多次要求夫妻俩提供“手机验证码”,却从始至终没有要过“银行卡密码”。夫妻俩只记得一直被儿子叮嘱,绝对不能把银行卡密码告诉任何人,但没想到,小小的六位数手机验证码,同样可以把半辈子的积蓄付诸东流。

  提供手机验证码以后,夫妻俩的手机短信多次提醒网银异常登录,但他们都没当回事,想着只要密码没有给出去,就不会有事。由于多张银行卡的网银因为异常登录被锁,夫妻俩按照对方的指示开了一张新的银行卡。

  高老先生亲自去了多家银行柜台,按照指示把名下银行卡中的余额陆陆续续转给老伴名下的新卡。由于转卡的对象是老伴,转账操作未引起多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的重视,工作人员甚至热情地指导高老先生操作手机银行。“转到自己的银行卡总不会有问题吧。”夫妻俩这么想着。

  两周后的一天,高老先生前往交通银行上海芷江路支行转账,此时他已陆陆续续把名下20余万转至老伴名下的新银行卡。高老先生还是如往常一样,和工作人员说要把名下交通银行卡的6万余元转至老伴的新银行卡里,用途是日常使用。

  在交行工作人员进一步追问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高老先生想起了电话中“警察”的警告,慌张地表示需要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他接着在现场拨通了电话,询问对方“银行不让我取怎么办”。

  这一系列异常反应立刻引起了现场管理人员周赢的警觉,通过进一步查询账户信息,周赢发现高老先生的身份证因涉及电信诈骗灰名单在2天前被暂停了非柜面交易,她马上联系了属地派出所。

  当儿子和老伴都被叫到派出所后,坐在派出所的高老先生还没缓过神来。此时那个陌生的电话再一次响起,这一次,手机由派出所民警代接了。

  高老先生不知道的是,就在前一天的24点前后,当夫妻俩已经入睡后,老伴名下新银行卡里的钱已经被分成两笔,按照当日最大限额兑换成美金打到境外的账户上去了,剩余的小额人民币余款则被几个蒙面人在全国多个偏僻的ATM取走现金。

  “这是一伙专业的诈骗团队”,警察说。当警方继续追查收款银行卡、身份证以及电话号码时,能找到的都是被买来的“皮包”身份证号、电话号码以及银行卡号。

  对这些诈骗团伙来说,几百元就能买到“皮包”的身份信息,但对于追查的账款而言,追溯往往到了“皮包”身份这里就戛然而止了。“特别是已经被兑换成美金汇往境外的钱款,只要到账了就很难再冻结了,到账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

  高老先生的儿子高睿说:“之前还觉得父亲脑子是清楚的,只有当诈骗真正发生到自己父亲身上时,才惊觉原来自己家不是特例。”据高睿透露,案发后,他已了解到同一小区有多起涉及退休老人的诈骗案件,作案手法相似,累计金额达到了数百万元人民币。

  警察透露说,有些老人甚至在骗子的唆使下卖掉了房子,这次还好交通银行上海芷江路支行的工作人员发现及时,相比之下,高老先生二十余万的损失金额已经不大了。

  “这件事件我也有责任。成家后我就搬出了原来的家,和父母的联系也少了。如果不是交通银行上海芷江路支行的工作人员发现并阻止转账,后续还会损失更大额的钱款,后果不堪设想。像这种诈骗案件都喜欢瞄准独居老人,老人本来积蓄就比年轻人多,不管是推销保健品还是实施诈骗,这些专业的诈骗团伙非常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我现在每周至少和家里打两次电话,也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让更多离家在外的子女关心到居家的父母,他们很容易被诈骗团队盯上,这一类诈骗经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高睿说。

  在这次诈骗案件中,高老先生以及老伴名下所有的银行卡都因为涉及电信诈骗被暂时冻结了转账功能,每个月养老金都需要亲自去银行柜台领取,日常开销都用现金支付。高睿也协助把父亲日常银行卡的限额都限制在了3千元,还关闭了手机银行功能。对于节俭的老夫妻而言,3千元每人已足够他们一个月的开销。

  成功阻止了这次电诈转账的交通银行上海芷江路支行的管理人员周赢说:“我们在客户开户、转账时经常都会询问用途,很多客户都会不耐烦和不理解,觉得都是自己的钱,工作人员询问是多此一举。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多问一句确实能阻止这种(诈骗)事件的发生。”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基石,是面向社会的金融窗口,同时也冲在了金融反诈的最前线,承担起了保护民众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

  周赢建议老年人根据日常需求设置转账限额,以及考虑是否需要开通网银以及手机银行的功能。她提醒要妥善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不管是身份证、银行卡还是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都不要轻易透露给陌生人。也不要随意出租、出借、出售个人账户给他人,以免个人账户变成不法分子“洗钱”的工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诈骗手段的多样化,银行人面临的反诈工作难度也在日益增加。与其在诈骗后再后悔莫及、等待追款遥遥无期,不如在此之前就增强反诈意识、提升反诈识别能力。

  据周赢透露,除了冒充“公检法”部门的电信诈骗以外,刷单返现、冒充银行的虚假网络贷款、承诺高额收益的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客服诱导在虚假网络页面填写个人信息等都是目前常见的诈骗套路。

  在这个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的时代,需要对任何一条号称“积分即将到期,可用于兑换奖品”,或者“航班改期,需要填写个人信息以便退款”的短信都加以警惕。即使对方能提供正确的身份信息,依然可能是诈骗团队通过特殊手段获取个人信息后,构建的虚假“钓鱼网站”。

  在这次案件中,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账户分级分类管理,对符合可疑类交易的账户实施预警,成功在高老先生转账前发现其账户涉及“电信诈骗灰名单证件关联管控”。

  据了解,2024年,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与属地街道、公安机关的紧密合作共建地区金融防火墙,已成功堵截10余起柜面电信诈骗转账,合计金额近300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电诈转账通过技术层面设置的模型以及黑名单直接在系统中拦截。

  银行人与公安机关共同奔波在反诈的最前线。(谢怡雯)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