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彬州:公共文化服务“三张牌”
2024/08/22 15: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阅读:1.1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这段话出自《诗经·豳风》,描绘的是古豳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在陕西省彬州市,由彬州市文化馆原创的歌舞剧《豳风·七月》,自今年春节期间亮相彬州市春晚以来,在各类惠民演出现场持续受到市民和游客的追捧。这也是彬州市挖掘活化资源、创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一个缩影。
彬州是一座年轻而又古老的城,曾称“豳州”“邠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诗经》“十五国风”《豳风》的诞生地。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彬县,设立彬州市。近年来,彬州市依托丰厚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及红色文化,打响“阵地建设”牌、“文化惠民”牌以及“文旅融合”牌,公共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阵地建设”牌:让服务提质增效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是精神的源泉。图书馆为我们送书,就是把致富发展的好经验送到了我们身边。”彬州市北极镇曹村的一位村民乐呵呵地说。不久前,为进一步夯实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彬州市图书馆走进北极镇曹村分馆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将涵盖党史、科普、经济、农业、文学、医药卫生等不同类别的300多册图书带到群众身边,并就图书的分类、上架对分馆管理员进行指导,让“精神食粮”长久惠及群众、服务生产生活。
近年来,彬州市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提升。如今,诗经文化风情园、河堤路漫步道、文化馆、图书馆等一应俱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休闲活动场所。
“我们不断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实施镇村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彬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彬州,每个镇(街道)有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文化健身广场、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一项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一批有活动阵地且管理规范的特色团队,全市已完成了10个镇156个村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文化惠民”牌:锻造系列品牌项目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磬管……”近日,在彬州市文化馆内,《平沙落雁》《酒狂》等古琴曲目的现场演奏让观众如痴如醉,豳风琴社社长卢麒元还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古琴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古琴文化,一起感受古琴的魅力。
“我们积极开展器乐、舞蹈、书法等文化艺术培训,组织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电影、图书、讲座、戏剧、展览‘五下乡’活动,组织文艺演出团队开展进农村、社区、企业、工地、军营、学校‘六进’演出活动。”彬州市文化馆馆长纪维刚介绍,彬州还以“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社火、广场舞、科普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以今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社火展演活动为例,各镇(街道)共有95辆彩车、3500余人参与其中,现场热闹非凡。
“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将其作为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彬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科负责人曹行说,目前彬州市已经打造出一批非遗传承、书法摄影、全民阅读、健身舞蹈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
“文旅融合”牌:扩大新供给
土炕、手摇纺线车、拴马桩、石磨……走进彬州市豳风街道乡村振兴文化馆,一件件老物件映入眼帘,唤醒了人们的记忆与乡愁。依托豳风街道丰富的文旅资源及历史文化优势,彬州市在当地水帘村建成建筑面积1749平方米的镇级乡村振兴文化馆,内含非遗陈列馆、豳风古镇体验区、直播间等,亮出了一张彬州文化旅游“新名片”。
同样,在豳风公园、菊花广场,“汉服进景区 扮靓彬州城”文旅体验活动火热开展,工作人员身着汉服,通过书法、古琴、茶艺、古诗词吟唱等形式展示汉唐文化,邀请群众现场品茶,赠送书法作品,现场累计有上千人参与。“文化馆不仅是文化活动的场所,更是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我们开展‘汉服进景区’‘公主游春’等活动,促进彬州传统文化与旅游体验相结合,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参与度。”纪维刚说。
“积极推行‘旅游+文化’模式,举办大佛旅游节、梨花旅游文化节、灯山庙会等节庆文化活动,打响‘公刘故里、诗经之乡’品牌。”彬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选平说,接下来,彬州市将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健全服务制度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记者 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