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2024/08/27 10:37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1.2万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的主阵地。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校应该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高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整合课程体系是首要前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既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处在动态建设之中。整合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需要从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实施和评价五个层面进行改革。一是明确课程目标。宏观上根据各学段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定位课程目标,微观上围绕知识、能力、素质搭建“三位一体”的复合型课程目标体系。二是规范课程设置。高校应打破“渗透式”课程模式,以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等形式独立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打造既有专业针对性、又有通识普适性的优质课程集群。三是丰富课程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征,因而课程内容应以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依托,涵盖生态理念、生态情感、生态认知、生态伦理、生态技能、生态实践等知识体系。四是优化课程实施。提升第一课堂“知识育人”、第二课堂“活动育人”、第三课堂“文化育人”、第四课堂“实践育人”、第五课堂“网络育人”效能,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融通育人的课程实施机制。五是完善课程评价。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坚持评价内容具象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全员化以及评价过程动态化,真正实现“以评促建、以评提质”。

  同时,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加强现有师资培训、优秀人才交流引进和未来师资培养,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体系。

培育生态型人才是迫切任务

  培育生态型人才是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大局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从价值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三个方面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育人策略。一是坚持价值育人。高校应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在课堂上引入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案例,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认知层面内化为情感认同,最终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内生动力。二是坚持文化育人。高校应重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生态景观,如建设生态池塘、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垂直绿化墙等设施,推进校园绿化与美化工作;另一方面,开展系列环保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展览等文化活动,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其中。此外,高校还应加强生态制度文化建设,如制定垃圾分类制度、节能管理办法、绿色出行倡议等,以确保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期发展与可持续性。三是坚持实践育人。高校应该特别重视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设更多参与生态实践的机会,引领他们积极投身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应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博物馆、环境监测站等实践基地为载体,开展暑期生态社会实践、生态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在不断增长见识和增加体验的过程中,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培育大学生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能力。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有效补充

  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效不仅取决于学校教育,也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相关。高校注重生态理论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念引领,家庭和社会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更为真实的生态实践场景。当前,随着三方主体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协作的不断深化,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显得愈发必要。一是确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共同的目标愿景和育人价值观决定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发展方向。高校应主动引领家庭、社会构建家校社教育共同体,就“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达成目标共识,共同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协同育人活动,携手培育勇担美丽中国建设重任的新时代人才。二是厘清家校社育人职责。家庭应发挥育人主体作用,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支持者。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营造绿色低碳的生态家风,从小塑造孩子的生态环保习惯。高校应发挥育人主导作用,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组织者。坚持围绕生态文明教育问题引领家长深度参与家校合作,借助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社会力量协助学校完成育人职责。社会应发挥育人保障作用,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补充者。鼓励社会全员参与生态文明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活动平台和专业实践指导。三是探索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育人路径。一方面,高校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搭建信息平台,利用“家长开放日”“社会开放日”等方式交流育人经验,建立健全家校社线上、线下沟通渠道。在沟通过程中,注意适时调整沟通方案,优化反馈机制,切实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沟通实效。另一方面,高校应邀请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活方面有专长的家长和社会人士,以志愿者身份定期走进校园,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工作坊、沙龙等活动。同时要积极与家庭、社会合作,深入挖掘并整合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广阔平台。

  (作者:孙兆辉 张瀚予,分别系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副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