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文化产品 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2024/08/27 10:18 来源:光明网 阅读:1.1万
近期,由上海歌舞团演出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巡演,引发观众热议。它融舞台科技与编排手法于一体,以舞蹈语汇重新演绎红色经典,给观众以视觉与情感上的强烈震撼。《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这一重要部署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提高,优质文化产品不断涌现。切实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关键在于坚持人民主体价值理念,坚持内容为王,自觉将创作生产融入时代洪流,致力于展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通过作品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力量。
确保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唯有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创作者深入人民生活,方能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反映时代精神,不断提升供给质量和创新能力。比如,电视剧《大江大河》《山海情》等剧目,正是因为能够扎根人民,才能生动再现时代精神,激发观众情感共鸣。与此同时,也要在生产流程、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落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作品完成生产,进入市场,需要通过优质传播触达人民群众,实现文化产品思想性、艺术性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统一。因此,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仅取决于创作者的个人才华,还亟待供给链条上每个环节的统筹协作,确保其整体推进、有机配合。这就需要文化企事业单位树立正确的运营理念,从创作到制作、再到市场推广和销售,都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整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着眼文化产品的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文化产品创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文化人才需要在一次次的高质量创作中得到培育。《2023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持续扩大,达到383亿元,同比增长20.52%,网络文学平台驻站作者达2929.43万人,中青年作者是网络文学创作的绝对主力。因此,应当特别关注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他们是未来文化事业、产业的中坚力量,从机制上打通他们走上文化“舞台中央”的通道。要通过专项扶持和项目制资助等措施,推动文化人才创新创作。同时,创作实践中涌现的优秀作品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是保障文艺创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吸引更多有志于文化事业产业的人才投身创作,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可通过增设地方级、不同文化品类和不同年龄级的奖项,为文化人才提供更多展示才华和获得认可的机会。
强化文化产品的供给生态建设,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机制,需要在创作生产的内部生态、完善的外部支持体系和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环境等方面下功夫。首先,产品创作生产的内部生态是提升质量的基础。这不仅涉及从选题策划到制作生产的全过程,还包括为创作者提供灵感和艺术表达的自由空间。为此,文化企事业单位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和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作者的创造力。比如,上海国有文艺院团通过施行“一团一策”改革,激发创作团队释放更多活力,从而推出高质量的舞台艺术精品。其次,完善的外部支持体系可以为创作生态提供坚实保障。外部支持体系涉及政策引导、市场和法律环境等方面,包括健全的版权保护、合理的市场秩序以及有效的政策激励等。政府在这一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场环境,确保文化工作者的创作激情得以激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最后,要营造尊重创作、支持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系统性支持和政策引导,鼓励文化人才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展现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作者:黄凯锋、何一伟,分别系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