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枫桥经验”绘就基层治理新“枫”景
2024/09/02 16:48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无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命题中的基础工程与关键一环。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则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历经六十余载风雨洗礼,“枫桥经验”依旧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其关键就在于那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强大生命力,为基层善治开辟出中国之治的崭新篇章。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枫桥经验”内涵不断丰富,更加强调人民民主,更加彰显法治思维,更加突出智慧支撑,持续绘就着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基层治理新“枫”景。
常怀“风物长宜放眼量”之心,推动基层治理民主化。“枫桥经验”的革新与发展,越发合人情、贴民意、顺民心,充分彰显了人民为主的根本立场,这正是“枫桥经验”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根基所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需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保持“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的人民情怀,凝聚治理合力,在基层治理中展现独特力量。同时,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路线,充分激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精准把握群众诉求,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常思“尚可仰首披苍旻”之道,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法治化乃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准则,是“枫桥经验”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也是从“有法可依”向“良法善治”的现实转变。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发展为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持续强化“枫桥式”司法所建设,建立健全多元纠纷化解调处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以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的力量。深化“共享法庭”建设,实现矛盾纠纷随时调、随地解,强化诉源治理,降低万人成讼率,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持续深化信访工作法治化体系,完善信访积案动态销号机制,充分发挥网上信访主渠道作用,利用好 12345、“民呼我为”、浙里办等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常修“天工人巧日争新”之能,推动基层治理智慧化。“枫桥经验”从地区经验逐步推广至全域,内涵不断丰富,价值持续提升,从“三治融合”迈向“四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不断创新,走出了“互联网+‘枫桥经验’”的新模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正逐步成为现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持续迭代“141”基层治理体系,以“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工作为引领,发挥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四条跑道功能,强化“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推进全科网格建设,重塑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民声一键办”机制建设,将“问题清单”转变为“满意清单”,切实加强民声诉求事项全量感知和大数据赋能工作,推动基层治理从“矛盾化解”向“智治赋能”迭代,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撑,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遇新机、开新局。(浙江嘉兴经开区塘汇街道办事处 高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