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河北易县发展生态旅游——做好山水文章 带动增收致富

2024/10/10 09:11 来源:人民网    阅读:1.2万

  “从春节到现在每天都有游客,旺季客房都是满的。”河北易县安格庄村村民赵东玲一边招呼客人停车,一边接听游客预订电话,忙得不可开交。

  易县曾被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安格庄村是水库移民村,人均只有几分地,种粮靠天收。

  “我家4口人,只有1亩旱地,种粮食都不够吃的。”赵东玲说。

  “靠水吃水,原来我到水库下网捞鱼。”父亲赵阳池接过话茬,当时还有村民在水库用网箱养鱼,投喂饲料产生污染。

  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当地开始整治网箱养鱼和无序捕捞。赵阳池上了岸。

  “但地太少,还得靠水吃饭。”赵阳池又买了两条汽油游船,“这是村里最早的一批游船。”

  赵东玲也用家里5间瓦房开办起“福地农家院”。“可那会儿游客少,一年挣不了多少钱。”她一边盘点账单一边说,“当时想,村里有山有水,啥时候才能成福地?”

  那时候,水库还有很多养鱼网箱,汽油船到处乱跑,水库水质一度降到劣Ⅴ类,一些游客乘兴而来,往往却只能扫兴而回。

  为做好山水这篇文章,当地加大力度整治水库环境,安格庄村取缔养鱼网箱1000多个,同时整治私人游船。县里把周边100多平方公里纳入生态保护区,禁牧禁伐,植树造林。

  赵阳池再次上岸:“当时还发愁以后怎么办,谁能想到会有现在的好日子啊。”

  通过综合治理,易水河河道加宽,水库水面扩大,周边植被覆盖率从70%提高到90%,水质改善到Ⅱ类。

  荒山披绿,湖水变清。安格庄水库有了新名字——易水湖。

  2016年河北省发展全域旅游,当地引入社会资本,在村子附近建设太行水镇。

  开发乡村旅游要用村里的荒滩地,最初有村民犹豫不决。

  “我第一个交地,把5分荒地集中流转,许多村民跟着交了。”如今赵阳池在太行水镇打工开船,说起这事一脸得意。

  “开船喽!”赵阳池招呼游客坐好,开启电动游船,“我又下水了,干起了老本行,一个月挣3000多元。”

  “有了一湖清水,才有了后来的好日子。”赵东玲的丈夫安永旺以前打鱼、开船,上岸后外出打工。看到村里旅游这么红火,他最近回村当上了管护员,每天早上6点就去湖边巡护。

  湖水清,旅游旺。“当年只有5间瓦房,现在是三层楼。”赵东玲翻出农家院的照片说。

  这时有游客来看房,她带着参观。“一楼是餐厅,楼上是客房,共有40间。现在一年收入几十万元,村里真成了福地。”赵东玲笑得合不拢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太行水镇等景区年均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安格庄村大多数村民参与旅游经营,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9000元增加到去年的2.8万元。景区带动经营户近500个,周边12个村村民吃上“旅游饭”。乡村旅游升温,带动全县办起“农家院”500多家。(记者 张志峰)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