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药方”发“药财”
2024/10/11 11:5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阅读:1.2万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甘肃庄浪县部分乡镇,之前在产业发展路径上着了慌:栽苹果吧,没有那些中南部浅山区乡镇有优势;种马铃薯呢,又追不上西北部干旱山区的产量。可近些年,通过发展中药材产业,他们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药方”,让当地百姓发了“药财”。
庄浪东部地区地处关山山脉,因属温带半干旱地区、黄河一级支流渭河流域,所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肥沃,中药材种植的条件得天独厚。
“这是‘天赋’庄浪,我们这儿野生药物资源丰富,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材资源就多达260余种。”岳堡镇镇长王彤彤介绍,“本地群众历来也有种植大黄、独活、丹参、黄芪等中药材的传统。”
庄浪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两园一场”发展中药材产业。“两园”就是丹参科技创业园和关山中药材产业园。
岳堡镇的土壤、气候条件更适合丹参生长。丹参科技创业园就选址在岳堡镇岔口村,依托东西部协作资金3400万元投建,目前占地35亩。已建成丹参研发、育种中心和晾晒厂,多功能加工厂主体架构也已完工,不久就会投入使用。
在研发中心展区,一块“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服务站”的牌子特别醒目。“园区依托南开大学的人才、学科优势,推动产学研发展。”王彤彤说,时常会有南开大学的老师带博士生来,进行实验和技术培训,“目标就是打造‘研、种、产、销、深加工’全链条发展的全国首个现代化高标准丹参科技创新园区。”
园区的示范田内,一垄垄丹参苗长势喜人,每畦田垄上标着“南开一号”“南开三号”等字样。“这是南开大学依据庄浪的地理、土壤等特点研发的丹参品种,抗病毒、抗旱抗寒能力强,很适合在庄浪推广。”岳堡镇副镇长石勇说,“丹参苗培育完成后,开春会免费发给村民种植。”
育苗中心的玻璃温室内,丹参苗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个玻璃温室年产2000万株丹参苗。“以后还要扩大规模,南开方面的目标很宏伟,要建成全国最大的丹参育苗中心。”王彤彤说。
从发展历程讲,韩店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更早。总投资2.4亿元的关山中药材产业园,带动周边通化、郑河、杨河等6个乡镇连片种植中药材5000亩,推动农户种植2万亩,大黄、独活、黄芪、党参等中药材在这里遍地开花。
“一场”指的是四川逢春马麝驯养繁殖场,坐落在韩店镇郭漫村的山上。目之所及,麝圈依山而建。
马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身上产的麝香,价格堪比黄金。2017年,庄浪引进四川逢春集团投资1亿元,建成占地147.3亩,麝圈4000个、马麝1630只的逢春马麝驯养繁殖基地。经过多年发展,规模已经翻了不止一番。
“现在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后山还有大片麝圈。”基地负责人李必长说。该基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马麝人工饲养繁育基地。庄浪县和企业签署了协议,对基地进行扩繁增值,养殖马麝达到2096只,年产麝香4.6万克,年产值可达4900万元。
马麝是草食性动物,喜食树叶、花、树皮等。这种习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进项。“马麝需要大量的鲜叶,这边的村民采摘树叶,一天的收入都在100多元。”李必长算了一下,“一个月光这项就能达到好几千元。”
收益不止于此。郭漫村的集体土地流转,使得村民每年都能得到一笔分红。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收入增多,分红也是年年看涨。场区常年需要招聘几十名员工,这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稳定就业……
镇上干部介绍,养殖场与周边合作社签订了马麝食材供应合同,带动周边5个村种植胡萝卜、小南瓜等马麝食材500亩,年增收100多万元,户均年增收也在5000元以上。(记者 杨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