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蜀河镇 :“兴文强旅”激发千年古镇新活力
2024/10/16 14:27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8万
蜀河镇位于陕西省旬阳市汉江与蜀河交汇处,曾是汉江上游黄金水道上的商贸重镇,素有“小汉口” 的美誉。据《旬阳县志》记载,早在西晋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就在此置兴晋县,距今已有 1700 余 年历史。蜀河镇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颇多,现存古迹古居 102 处,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 处、市 县级文物保护点 9 处。近年来,蜀河镇以“兴文强旅”作为主要突破口,立足“船帮、商贸、饮食、民俗” 四大文化,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统筹谋划,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并先后获得“全国文 明村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 30 多个荣誉称号。
旬阳市蜀河镇,地处两省三 县交界处,古称育溪(育 又作洧),是北出关中,南抵湘鄂, 西通川渝的古代官道要冲。据地方 志记载,蜀河镇自西晋太康元年 (公元 280 年)置“兴晋”县至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 966 年)“废 淯阳县入旬阳县”,置县长达 680 年。追溯古镇得名,流传较多的有 两种说法:其一,西周建立之初, 周武王封藩时,封蜀国于河南南阳 以北,贫穷积弱的蜀国迫于楚国扩 张,率民西迁,曾在此停留,故因 此而得名;另一种说法为蜀王冢存 此,故名蜀河镇。后随历朝更迭, 蜀河名称亦因时改称,但一直是县 郡所在地。从古至今,这个弹丸小 地,曾演绎过政治、经济、文化的 辉煌历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商 贸重镇。
明末清初,商品经济日趋发展, 湖广移民大量迁入,汉江黄金水道 进入鼎盛时期,四方客商纷纷在此 定居经商,建商结社,开当铺,设 钱庄。在城内一核两区、三横九纵 的古巷老街中,曾汇集分布了四大 客栈、八大商号、八处会馆、十九 匠铺,以致有“昔时灯火万家城”“夜 照万盏灯明”的说法,是一座名副 其实的集水陆商贸于一体的“不夜 镇”“钱窝子”,更是整个汉江中 上游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运输 中心。曾任旬阳知县的严如煜,在 所编《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就称 蜀河镇“商贾云集、帆樯林立”,“小 汉口”“汉江小都会”等美誉便是 由此得以冠名。
随着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云 集,为便于聚会和联系,各地客商 纷纷依原籍建馆结社,在古镇上建 起了众多会馆寺庙。如:山陕会 馆(三义庙)、黄州馆、船帮的杨 泗庙及本地帮的火神庙等。客商的 云集给蜀河镇带来商业繁荣的同 时,一并带来的还有文化的碰撞交 融。原生的汉水文化与外来的荆楚 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蜀河 不断地碰撞、交融、互补、繁衍, 逐渐演变出了蜀河镇独特的文化内涵。这里不仅是水陆运输、农耕商 贸发展缩影的直接映射,更是多民 族交往汇聚、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 共生结晶,是当之无愧的汉江流域 “文化活标本”。
如今的蜀河古镇三横九纵,仍 保留着 102 处古迹故居、5 处省级 文保单位、9 处县级文物保护点。 古镇的许多名胜古迹都保持了不同 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行业 特征,黄州馆、杨泗庙、三义庙等 明清时期古建筑形态各异;八家巷、乾益巷、永安巷、沈家楼等古街小 巷幽深静谧;厘金局、电报局、当铺、 钱庄、王公馆和古民居等见证昔日 繁荣;水文石刻、古井甘泉、岩碥 城门、村野绣楼等古迹别具一格。 蜀河镇成为汉江文化的一个缩影, 也正得益于此。除却众多的古迹名 胜,蜀河镇还有许多传统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例如蜀河“烧狮子”、 船工号子、汉水民歌、花鼓戏、汉 调二黄、皮影戏、蜀河双彩车、蜀 河八大件,等等。
蜀河“烧狮子”,书面名称为 蜀河太平灯,又俗称蜀河“火狮子”,兴起于明末嘉靖年间,五百 多年来,这场年俗狂欢从未停歇。 2015 年 12 月, 蜀 河“ 烧 狮 子” 被列入陕西省第五批民俗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蜀河古镇的“烧狮子”更多是再现了人类驯化狮子的 过程,而整个舞狮活动也更能体现 出人狮共处之初所具有的原始、狂 野和桀骜的味道。这种味道所围绕 的中心就是用“花子”“烧狮子”, 这一“烧”的过程便升华成为“人 类驯化狮子、狮子反佑人类”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形成了一脉独具的 地域特色舞狮文化。所以,蜀河“烧 狮子”是一场关于火的狂欢。
前期经历了“扎、糊、编、绘、 合”五大工序制作而来的狮子活 灵活现,静待佳时。正月十三到 正月十六,当天色渐晚,人群便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一黑一青两 只狮子如约而至。在花灯引路, 锣鼓伴乐下,狮队沿着固定的道 路走街串巷。每到一户人家,狮 子以粗犷的步伐摇头摆尾向主人 “示威”或“挑衅”,主家和围 观的群众便拿出特制的“花子”对其喷射烟火。狮子在喷出的万 道金光中毫无惧色,反而在烈焰 腾飞中雀跃欢舞,与火星融为一 体,在古镇街区的情境衬托下, 塑造出崇尚和谐、敬畏自然的传 统底色和恣意纵横、潇洒自由的 现代本色。花子烧得越猛烈,呼 喊的声浪就越高,祈福的心愿也 就越强烈,饱含着祈求生活安定、 国泰民安的美好寓意,映照着涌 动锐意创新、开拓进取的澎湃热 潮,而这些风韵,也都如同藏在 蜀河血脉中的基因密码般,代代 相传,经久不衰。
源于陕蜀河古镇的“蜀河八大件”,是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保护项目。“蜀河八大件” 是一种原生态的传统饮食习俗,名 字来源于周代的“八珍”,制作工 艺在唐代已开始流行,全套为八凉 八热、八荤八素、八人同坐八仙桌。 其凉菜以酸、辣、咸三种口味为主, 热菜以红烧、清蒸为主,口味有酸 辣、清淡等不同。
全套蜀河八大件为八凉八热, 八荤八素。配四方形餐桌,一席(桌) 坐八人。上席放大椅子,坐两位长 者或贵宾,左边为大、右边为小, 其余三方搁长条大板凳;正对上席 的地方称下席,坐两位主陪,左右 各坐两位为辅陪。开席、饮酒或每 上一道菜,都必须由上席尊者发话招呼,大家方可开吃、慢饮,意为 长幼有序、礼敬宾客。
客人入席时,桌上已摆好八个 凉菜,中间放一个浸拌凉菜的大盘 子,盘内盛一碗用醋、香油、芝麻、 红辣椒面、蒜末、香菜末等调好的 汁子,以备浇拌凉菜食用。将凉菜 适量放入中间空盘,再将调好的拌 菜汁子浇上,搅拌均匀便可食用, 称之为和菜。出于卫生和文明用餐, 也可将凉菜汤汁舀进自己小碗,自 拌自吃。四荤多以牛肉、家畜肝脏 等杂碎拼盘,颜色较深,四素以莲 菜、黄豆芽、菠菜、豆苗等农家自 产时令蔬菜为主,胡萝卜、红辣椒 点缀,青、黄、绿、红、白、紫颜 色鲜亮。荤素间隔摆放,交相辉映, 讲究色泽、味道和营养的精巧搭配。
凉菜过后,上八道热菜,分四 汤四菜,按一荤一素配搭,讲求出 菜程序。第一道“墨鱼粉丝汤”, 因墨鱼头大,寓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道“粉蒸肉”,喻美好生活蒸 蒸日上;第三道“清蒸鸡块汤”, 隐含吉祥如意;第四道“红烧汉江 鱼”,意为日子红火、连年有余; 第五道“豆腐丸子汤”,表示腹中 有文章;第六道“莲菜合子”,取 和气致祥之意;第七道“酸辣肚片” 代指宽宏大度;第八道“清蒸羊排”, 祝福客人发大财。
主食为米饭,上六个坐碗、一 个汤。六个坐碗:“墩子”“片子”“酥 肉”“肉圆子”,根据季节配上两 个清淡爽口的时蔬,寓六六大顺, 四个肉菜指四季平安。
历史孕育了蜀河古镇的厚重文化,文旅兴起则让其焕发新的活力。
2016 年,蜀河镇以“兴文强旅” 战略作为主要突破口,立足于“船 帮、商贸、民俗、饮食”四大文化, 在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等方面多管 齐下,持续完善“吃住行游娱购” 一条龙旅游业态。精心策划“灯火 里的蜀河古镇”“穿越千年,畅游 诗意蜀河”等 6 个系列 28 项节庆、 游乐主题活动,内容涵盖汉服礼 仪、文艺演出、美食品鉴等各方面。 其中,汉调二黄、商队进古镇、“八 大件”讲解大赛等民俗活动火爆出 圈,进一步激发了“千年古镇、诗 意蜀河”消费潜力。在此基础上, 还相继绘制水墨画、诗词书法作品 1000 余幅、拍摄专题片 2 部、沙 盘模型 2 个、VR 展示 2 处,以精细化静态、多样化动态、科技化拟 态等方式,使文旅“富矿”多场景、 多风格、多形态展露无遗。悬挂灯 笼 800 余盏、制作实木牌匾 197 块, 规划建设小吃一条街、“一村一品”乡土特产馆、古镇民宿、两馆广场 项目,大幅提升了游客承载量、提 高了游客获得感、提升了游客满意 度。做“减法”去赘,全面完成外 河堤 110 户近现代房屋实施拆迁,营造与古镇风韵协调相统一的游览 环境。做“乘法”提升,实施生态 停车场、强弱电入地、道路改造、 外立面提升等 95 个项目,切实为 全镇各业态提供了现实支撑。
“成功创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后,古镇人气越来越旺,现有特色餐饮小吃店铺 56 家、酒店和特 色民宿 32 家、旅游特色商品经营 户 74 家。2023 年, 蜀 河 古 镇 景区接待游客 82.74 万人次,实现 旅游收入 2710.5 万元。”蜀河镇 党委副书记王杨说,将在保持蜀河 古镇“原貌、原住、原味”的基础 上,不断丰富“新形态、新业态、 新生活”,让古镇成为人们理想的 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投资兴业目 的地。
2024 年 4 月,蜀河古镇城南 书院正式向游客开放。书院内设置 省级非遗“旬阳传统木刻版画”体验区、活字印刷体验区,邀请旬阳市版画院的老师讲解授课,游客可 在此体验非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镇的结 合,像是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古镇 更有魅力。”蜀河镇文化旅游宣传 办公室主任庹新军说,除了探索“非 遗 +”的各种形式外,古镇景区还 以汉水文化、地域文化为依托打造 沉浸式情景剧《黄府迎亲》,开展 夜间“打更”、汉服走秀、骡马商 队进古镇等活动,丰富旅游业态, 提升服务品质。
通过在重点节日、重点时段举 办“灯火里的蜀河古镇”节庆活动、 “赏古镇金秋、访生态之美、品非 遗美食”文化活动和“穿古装、玩 花灯、建情境”游乐活动,使“火 狮子、太平灯、双彩车、船工号子、 八大件、剪纸、铁艺”等一批省级 非遗名片成为蜀河活泼艳丽、热烈 豪迈的“金字招牌”,再现了古镇 烟火繁华的昌盛之景,赋予了千年 古镇以文兴业、以文化人的时代内涵。其中,元宵期间、五一期间的 社火烧狮子、“引客入蜀”系列文 化活动,以“一核两区、三横九纵” 的街道格局为承载,让现代文明与 历史进行了酣畅淋漓的“对话”, 短短数天,合计吸引游客达 16 万 余人,带动消费 1500 万元,真正 以文化载体塑造了观察蜀河深邃、 感受蜀河厚重、了解蜀河博大的新 窗口。
按照目标规划,蜀河镇还高标 准建设文化产业展示中心 1 个,打 造“一村一味”的蜀风蜀味美食体 验馆,设计以火狮子为创作原型的 地域文创产品“红红”“火火”, 研发以“蜀风”“黄州馆”为主题 的邮戳印章,组织十一“沉浸千年 历史、感受古镇魅力”文旅演出…… 在下足“绣花功夫”的基础上,持 续塑造古镇集萃人文的颜质、气质、 品质;激发遗产承载记忆的活力、 魅力、潜力;赓续千年崇德向善的 汉情、汉韵、汉风,为蜀河建设注 入了“文化之魂”。
汉江潮涌阔,蜀河逐浪高,古 镇多诗画,满目含秀色。如今,在 新的征程中,蜀河镇正全力以赴勇 立潮头,以“三个年”活动为牵引, 在山为骨、水为脉、文为形、旅为 体的生态框架中,齐心协力汇聚“旬 阳东区中心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澎 湃动能,让人与自然和合共生、实 践成果巩固延续、产业布局多元延 伸、历史传承持之以恒的三色宏图 加快变为现实。(记者 张斌 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