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用好大运河这本思政“活教材”

2024/10/22 16:44 来源:中国教育报    阅读:1.2万

  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近年来,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以下简称“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运用好大运河这本思政“活教材”,积极探索“运河”视域下的育人新路径。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入

  当前,部分学校的思政教育仍存在着重理论灌输、思想宣传、价值说教,而忽视文化涵养、实践育人、氛围熏陶的情况。思政育人局限于课堂,拓展实践育人渠道方式不足、力度不够。

  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是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运河思政”品牌,全力拓宽育人主阵地,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协同。一是基于“U—G—S”联盟(大学、政府、学校三者基于项目形成的联合共同体),将“运河思政”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结合,作为一项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二是与WCCO(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扬州市档案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社会机构联合开展活动,构建思政育人“大平台”,提升育人质态。三是开展“运河研学”,以思政为内核,开发大运河沿线研学资源,让学生在且行且思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

  建强教师队伍实现跨学科协同育人

  思政课本身具有综合实践性特点。但目前少数思政课教师却呈现出胜任力不足情况,主要表现为专业素养不高、学科协同育人能力不强、教学形式单一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育人实效。

  “运河思政”依托大运河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各学科思政教育元素,其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多学科融合、场景式授课,打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壁垒,强化教师之间的联动共建,形成整体合力。例如,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夏长平、地理教师周洋、历史教师郭娟共同开设了一节题为《绿色发展——千年运河情,一起向未来》的融合课,课上历史教师带学生追溯大运河的来龙去脉,道法教师带学生透过大运河看中国人不断求知探索创造的精神,地理教师组织开展关于“经济发展与环保关系”的讨论,三类学科教育相互叠加,让学生明白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据统计,目前学校已开设5类跨学科融合课程,设立3条“大运河研学”精品线路,参与学生超4000人次。

  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无缝衔接

  当下,中学思政课仍存在资源不够丰富、形式缺乏多样性等问题,在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方面有待提升。

  近年来,学校重点聚焦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创新教学路径和方式。一是创建“运河思政”优秀教学资源库,携手课题组兄弟学校开设“运河思政”跨学科融合课超百节,实现初中学科全覆盖;师生共同录制了“行走的运河思政课堂”系列微视频等共享资源。二是广泛挖掘运河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打卡红色地点”等青少年培根铸魂系列活动。三是开展“运河思政”跨学科省际教学观摩,携手北京、杭州等运河城市进行“同题异构”。四是创新教学形式,运用实景式、沉浸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采用“数字+”赋能,拓宽运河思政的“体验空间”,开展教学资源整合、方法创新等。在课题组的引领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校荣获了“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称号。

  “运河思政”的实践探索,实现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通、历史与现实相联通、理论与实践相贯通,呈现出一堂堂有温度的“大思政课”。

  (作者:仇清泉,系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校长;本文系教育部重点课题“‘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DHA220505]成果)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