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克山镇引领新时代社区治理与服务
2024/10/31 15:1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4万
克山县是齐齐哈尔市下辖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地区东北部,是中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大豆出口基地县和马铃薯基地县,素有"北国粮仓"、"大豆之乡"之称。天然苏达水、冷矿泉质优量沛,风力资源和蘑菇、蕨菜、黄芪等数百种野生食用、药用植物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盛产的大豆、马铃薯、亚麻,杂粮等。克山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双拥模范县、首批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克山镇地处克山县东南部,乌裕尔河北岸,东与河北乡接壤,南与双河乡隔河相望,西与古城镇相邻,北与古北乡相连,行政区域总面积24.15平方千米,下辖8个社区。多年来,克山镇积极做好社区治理与服务,断强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健全服务群众基础设施,并加强社区党组织、共建单位、爱心企业的共建共联和创新发展。克山镇以社区服务推动社会基层治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将服务送到居民的心坎上,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受,把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用心用情绘出惠及群众的美好生活新画卷。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社区作为城市最基础的单元和细胞,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事关百姓民生福祉。
一、以“党建”为轴,以“增收”为纲,打造“创业创收+商居益家”服务圈。
近年来,克山县克山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提升增收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应用水平,以打造“创业创收+商居益家”研究中心为牵引,围绕品牌创建、体制机制、优化基层治理格局等方面创新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镇样板”。
“创业基地”,展现社区巾帼新风采。克山镇围绕“陪读妈妈”等妇女群体就业需求,开办手工编织社、月嫂培训、睫毛制作坊、穿戴甲工作坊、老人护理等微创业基地,有专人负责管理,常态化开展培训,随到随学,学会就业,引领带动陪读妈妈、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困难群体、乡镇居民等1000余人参加创业,居民增收50余万元。克山镇通过引进灵活性强、易学门槛低的项目,推进居民“家门口”就业创业“小切口”,满足民生“大需求”。
“商居益家”,展现社区商圈新风貌。克山镇以党建引领为出发点,多措并举推进“商居益家”特色,构建商业与居民和谐共生的社区生态,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也拓宽商户的资源优势为居民提供优惠商业服务,惠及社会也带动企业增收。“商圈联盟”联合洗浴中心为乡镇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半价洗浴优惠服务;联合牙医诊所为乡镇80岁以上老人免费镶牙服务,并为退役军人和残疾人提供镶牙六折优惠服务;联合辖区医院和采耳养生店为了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上门“义诊、义釆”活动,有专业医生诊疗,新商圈的优惠服务体现了克山镇社区服务的灵活性和人性化。
二、以“文化”为基,以“传承”为力,搭建“美丽乡镇+文明风尚”大舞台。
近年来,克山县克山镇积极响应文化强国的号召,积极开展多彩的文化活动,强化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健全文化基础设施,并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努力打造居民幸福家园。
“家风传承,情满七夕”。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七夕节期间,克山镇以“涵养相知相爱,促进社区良好家风建设”为主题,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开展系列“七夕”主题活动,让广大群众在“七夕”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传承良好家风家教,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克山镇党委结合传统节日正向引导作用,让辖区居民们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素质养
“乒乓跃动,活力永恒”。为丰富居民的体育文化生活,增进居民交流互助,营造文明、友爱、和谐的社区邻里氛围,克山镇组织乒乓球爱好者举办“邻里杯”乒乓球友谊赛,以球会友和睦邻里,并开办小朋友学习乒乓球课堂,让国球精神点亮未来。乒乓球比赛定期举行,选手们挥动着球拍,用小小的乒乓球传递着友谊,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让更多孩子对体育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国球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笔走龙蛇,墨香四溢”。克山镇开办“银发学堂”书法班,让社区的活动室散发着独特的笔墨韵味。“银发学堂”摆放着文房四宝,老人们齐聚一堂,提笔挥毫,一笔一划,刚柔并济,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社区邀请的老师悉心指导学员临摹,力求展现书法的神韵与精髓。在夏季时,也会将书法教学搬到广场上进行,在宽敞的广场上,老人们沐浴着阳光,感受着自然的气息,更加尽情地挥洒笔墨。这不仅为书法学习增添了一份别样的乐趣,也吸引了众多居民的关注和参与,让更多人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让墨香在银发学堂中持久流淌,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轻舞飞扬,魅力绽放”。克山镇依托“银发学堂”开设舞蹈班,以满足辖区老年人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和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的需求,邀请有28年工作经验、舞蹈专业的老师来到社区进行辅导培训。老师现场指导学堂老人站姿、走姿、以及日常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一边细心讲解舞蹈时的细节和注意点,一边示范指导动作要领,也会向大家传授女性礼仪的内涵和如何用正确的仪态塑造良好形象。学员们掌握之后配上婉转美妙的音乐,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练习,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演绎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银发学堂”,将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礼仪和文化,不断提升辖区内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素养和幸福指数。
三、以“儿童”为本,以“守护”为线,串气“呵护童心+向阳成长”爱港湾。
近年来,克山镇着重加强关爱未成年人保障工作,健全未成年人服务体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留守和困境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权利的有效实现,结合乡镇实际情况,开展系列家访校访、日常陪护、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辖区未成年人提供亲情陪伴、安全教育、励志教育服务,用爱补全孩子情感空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聚焦“一小”,托起多彩“少年梦”。围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未成年的健康成长需求,针对社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成长关爱缺失、社会融入困难、权益保障不足、犯罪预防不够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普遍性问题,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童心港湾 筑梦启航”“四点半课堂”等优秀品牌服务,长期关爱受益青少年儿童达300余人。
聚合力,共护“童心”。克山镇组建离退休教师、大学生、热心居民等群体为主的志愿服务队,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童心向党”“我们的节日”“亲子运动会”等特色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同时,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联合公安、教育、民政、团委等多家具有未成年人保护职能的单位和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校园欺凌、安全知识等方面公益普法宣讲课堂,筑牢多元化聚合护“未”防线。
建机制,女童保护。为了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联合县妇联依托社区阵地建立了“女童保护小屋”,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心理疏导、健康心理养成、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服务,为适龄女童学习自我保护知识和维权法律常识等提供阵地支持。同时,县妇联组织各领域工作岗位的“爱心妈妈”代表走进社区,与留守、困境儿童结对开展亲情关爱活动。“爱心妈妈”代表们详细了解了结对儿童的学习、思想、生活及家庭情况,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帮扶关爱。
延时间,周末“童学”。为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周末“作业难”的问题,社区在“按时服务”基础上推行“双休日延时服务”,开课前社区安排好周末作业班课程表,开办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户外运动、趣味游戏等课堂环节。让每个孩子在“童心港湾”能体会到寓教于乐的氛围,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践奉献,寒暑“童行”。为解决群众假期“看护难”的问题,社区开设寒暑假“爱心托管+公益课堂”陪写班,在寒暑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和小学生“一对一”辅导假期作业,同时开办阅读、观影、手工等小课堂,既丰富课堂内容又释放了孩子的天性,更提升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受到社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爱相伴,安心“港湾”。留守家乡的子女,是许多在外地工作的父母最深的牵挂。品牌建立之初,社区在开展活动时发现,有一群内心自卑、性格内向的小朋友,多为单亲家庭和困境家庭和留守儿童。还记得有一个10岁的男孩小恩坤,他从小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妈妈在他出生后不久就离家出走,爸爸特殊原因常年不在家,身体也不是很好,很少管他。特殊的家庭经历导致小恩坤性格内向、自我封闭,很少和别人说话。社区工作者留意到,每次和小伙伴做游戏时,即使遇到很好笑的事,这个小恩坤也不会哈哈大笑,而是低下头,瘪瘪嘴。每次开展活动,他总是小小的缩成一团待在角落里,盯着满屋里的玩具,不敢动,不敢说,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想:“我们要让他改变,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金色的童年里种下快乐、自信的种子。”志愿者拉起小恩坤的手,温柔地说:“你想玩哪个啊?告诉老师,咱俩一起玩”。小孩子是最真实,也是最聪明的,他能感受到你爱他的那种磁场。志愿者心疼小恩坤,经常用朋友的口吻跟他聊一些小朋友喜欢的话题,并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和他谈心。发现这个小男孩很聪明,不懂的数学题稍一提醒,很快就有了解题思路,便趁机夸奖、鼓励他。在社区组织的阅读活动中,小男孩总是会挑选一些关于科学方面的书籍。为了提升他的自信心,志愿者组织留守儿童谈一谈读后感,轮到这个小男孩的时候,他仍是低着头,声音也小,但是当他讲完,突然听到一阵掌声时,他惊讶地抬起了头,这次,他发自内心地笑了。在此后的每次活动中,志愿者都会让他在活动中做一个“小领导”:小队长、裁判员、小小策划员……一次次的历练,让小男孩有了很大的改变。渐渐地,小恩坤变得活泼开朗,从不敢说话变成了一个小“话痨”。现在的他,是一个活泼、自信、乐观的小男孩。从腼腆内向到活泼开朗,童伴妈妈的陪伴让很多留守儿童有了自信心,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关爱的力量。
四、以“敬老”为根,以“爱老”为叶,打造“老有所依+老有所助”幸福家园。
克山镇结合老年群体居多的实际,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社区养老服务为载体,以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为支撑,积极推进“为老服务”工作,不断优化“为老服务”方式,提高“为老服务”质量,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切实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米”。
老年生活“便捷起来”。为辖区老年人开展电费、取暖费、手机费、党费等便捷的代办服务,并组建线上功能教学代办服务队,对老年群体开展“一对一”、“手把手”的智能手机使用方法教学服务。面对频发的老年群体电信诈骗案件,常态化开展防诈骗知识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和帮助老年人下载反诈APP,提高老年人的反诈骗意识,以老爱老、以老助老、以老为老,做好精准帮扶,让老年人安心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
老年生活“公益起来”。克山镇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社区资源,引领社区“多元养老”新模式,打造“6789”幸福工程,针对60、70、80、90不同年龄段老人提供特色服务,开展为老服务,针对社区内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提供一次免费体检、7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提供免费理发、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年重要节日进行走访慰问、90周岁以上老人在生日当天送上生日蛋糕等服务。
老年生活“鲜活起来”。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文体娱乐活动室,提供延时服务乒乓球、台球、健身器材、康养咨询、中医推拿等活动场所,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老年生活“美味起来”。在县民政局的政策加持下,克山镇探索老年就餐方面的创新服务,成为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办老年食堂,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实行“公建民营”运行模式,精准摸清高龄、空巢老人等重点人群分布情况,广泛征集、采纳群众合理意见建议,结合社区地理位置、居民构成、辖区资源等差异化特点,优选餐饮位置,在克山县中心地段打造“老年之家,中华孝文化”助老餐厅,餐厅规划面积200平米,同时可容纳72人就餐,已于今年九月面向社会营业,为县域内高龄、失能、独居老人提供低偿用餐服务,民政部门将由专人对食材采购、菜品制作、餐具消毒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监管,不断提升社区食堂服务能力水平,督促民营企业科学制定营养配餐,针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等疾病的用餐群体,提供健康饮食搭配服务,让老年人吃得放心;积极吸纳外卖小哥担任“移动网格员”,推行堂食、自带、外送及县域内各单位工作用餐等多种运营方式,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五、以“物业”为点,以“红色”为面,激活“为民服务+红色动能”。
克山县克山镇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为总抓手,积极构建起“社区党委+红色物业党总支(服务站)+红色物业党支部”组织架构,将物业服务下沉社区网格,构建“三联三有”模式,激活为民服务“红色动能”,提升党员干部为民干事能力,着力破解居民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让基层党建在社区焕发新活力。
组织联建筑牢“红色堡垒”为民服务有依靠。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坚强堡垒作用,紧扣服务居民这一着力点,探索建立“红色物业”党建联建机制。强化组织设置。建立多层次体系,让“红色旗帜”飘起来。将物业服务中心现有32人下沉至城内8个社区,研究制定了《社区红色物业服务站实施方法》,成立了物业联合党总支和红色物业服务总站,并在城内8个社区设立红色物业党支部、红色物业服务站,建立“社区党委-支部-工作站”三级工作模式,社区层面解决不了问题再由红色物业联合党总支研究解决推进,“红色物业”党组织负责监督指导同级物业服务站开展日常工作。形成了“社区统筹管理、网格员精准采集、物业办下沉人员延伸服务、物业企业协同发力、业主委员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工作格局。
协商联治织密“红色纽带”为民服务有平台。坚持党建引领,系牢社区治理“红色纽带”,打造“居民议事”平台。搭建“三方联动”模式。构建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1+3”协同联动服务机制,在红色物业党支部的指导下,由居委会负责讲解物业管理法规政策,业委会和物业下沉人员负责组织联系小区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组织企业维修队免费为居民施工,妥善解决了水管道堵塞、小区超市私自侵占公共绿地堆放杂物等问题200余件。让群众省时省钱又省心,达到了“1+1+1>3”的效果,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题不上交”。开展重难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结合日常工作排查和听取居民意见,将全县重点物业问题形成分类台账,发挥红色物业联合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及时启动协商共议机制,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召集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企业、相关业主逐一研究、逐一解决,及时研究涉及房屋专项基金使用、小区公用设施维修等事项,帮助居民群众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广泛听取小区治理、卫生清洁、车辆管理、行为规范等涉及居民利益方面问题的建议意见,对小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及时召集相关当事人协商解决,累计解决群众热点问题100余次,维修受损设施30余处,协助化解信访矛盾21起,推动精细服务提档升级构筑和谐、温馨的居住环境,推动“红色物业”联建走深走实。
党群联动勇当“红色先锋”为民服务有温度。在为民服务中交融感情。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志愿活动,让“红色引擎”动起来。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紧紧依靠社区红色物业联合党支部搭建起联络和服务社区居民的桥梁组织,由社区红色物业党支部带动社区在职党员、退休老党员、企业党员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卫生清洁、健康咨询、故障修理、义诊等形式多样的党群互动活动,促进服务质量和企业发展“双提升”。截至目前,开展爱心义诊2次、爱心义剪4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7次,清理楼区小广告4次,参与党员群众900余人次,帮助居民修理电器30余件。全面推广红色物业积分制。制定下发了《克山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分制管理办法》,将红色物业积分制和社会治理积分制工作结合到一起。年初以来,累计兑换奖品200余份,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聚焦红色物业“小切口”,激活社区自治“微动力”,将无偿的志愿活动转变为有形的积分数值,让更多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克山县克山镇把建好人大代表联络站、架起“连心桥”作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的有效载体,创建“红色物业+代表联络站”新模式,即在县、镇两级人大的指导下,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物业里,推动代表履职与物业服务互促双强,探索出“人大参与、社区自治”的管理新机制。这样,就搭建起了代表、社区、物业、居民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切实解决了居民群众的居家难点问题,也提高了小区物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物业服务通过融入代表元素,创建诉求服务平台,针对物业管理服务存在不彻底不及时的问题,通过联络站值班代表及时反映问题,拓宽居民“说事”渠道,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形成居民“下单”、代表“派单”、多方“接单”的服务模式,合力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为推进诉求真正得到解决建立了诉求闭环机制,联络站站长带队监督,每月到物业轮值,针对居民的诉求内容进行跟踪监督和电话回访,确保每单必回,真正做到诉求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