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向“新”而行 乡村振兴看天长
2024/10/31 09:27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3万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最东部,南临长江,北枕淮河,东临高邮湖,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北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金湖县毗邻,东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隔湖相望,南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六合区相连,犹如“拳头”一般嵌入江苏,是南京都市圈县级城市之一。
近年来,天长市坚持以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打造乡村振兴天长新样板取得明显成效,荣获全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重点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获得“五连优”。
乡村产业发展新行动新成效
坚持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近80%;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15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85万吨以上。
实施科技装备支撑行动:持续推进科技强农向全链条延伸、机械强农向全过程覆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率达93.42%。成功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实施乡村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全口径产值达228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7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达7个,农业“两品一标”总数达70个。成功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通过中期评估,大通镇获批开展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
和美乡村建设新发展新面貌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省级精品示范村7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53个、整治自然村庄75个。全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调度、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获批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秸秆收储中心实现镇街全覆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加快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全市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7%,安徽天长羊场粪污轻简化堆肥入选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农村居民自来水入户率提升到94.13%,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70%,老年食堂(助餐点)实现镇级全覆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高效推进,行政村快递物流服务通达率100%。
乡村治理效能新措施新提升
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强化组织建设:深化星级党支部创建,83%的农村党支部达星级标准,开展“金融服务添量”行动。
完善治理体系:推行干部联保、网格联巡、村镇联调、部门联办、实绩联评“五联工作法”,逐村组建“1+5+N”工作专班,试点推行“四事四权”工作法,全市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99.69%。
建设平安乡村: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家,省级16家,滁州市级54家,滁州市级平安镇(街)创建率达100%,天长市级平安村(社区)创建率达95%;上榜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推进移风易俗:创建全国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建立“一约四会一队”工作机制,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加减法”,全市大操大办酒宴减幅80%,户均人情支出减少70%以上,节约社会资金约25亿元。
乡村人才支撑新力量新加强
实施科技下乡工程,下大力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培育新农民: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突破3000个,县级以上示范主体占比达12%。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600名,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40人,累计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300多名。
引进新人才:引导能人回乡创业,实施金融助力个人及创业政策,带动1558人就业。选聘乡村振兴初、中、高级职称人员85名,建设农村创业创新实训基地1个。
建立新机制: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培育“科技特派员+党建+科普+文旅”示范点各1个,建设县级以上科技特派团5个,推广“四新”科技成果35个,农业主体科技到位率达100%。
深化农村改革新试点新步伐
用好农村改革关键一招,全面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活力动力。
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两项试点:农村宅基地“1+3+N”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累计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2700多宗。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完成率达100%。全省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营,全市实体化运营组织总数达85个。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农民受益保障行动,“三变”改革村级覆盖率达100%。全市集体经济总量破亿,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达96%。
开展农业生产设施确权颁证和金融支持试点:全省“首证首单”在天长市发放,获得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截止目前,已累计发放农业生产设施所有权证68本,投入金融贷款支持980万元。
针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缓慢,农产品加工业增速放缓,涉农金融资金增速放缓等现场,天长市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全力守住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全面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实施“百万吨千秋粮仓”建设工程。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14.7万亩、产量87万吨以上,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9万亩。
二是实施“菜篮子”产能提升工程。落实“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着力稳定生猪生产,统筹做好禽类养殖,肉蛋奶总产达6万吨。
三是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程。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做好县域结对帮扶萧县工作。
四是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工程。扎实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超233亿元。
五是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工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58%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九连负”。
六是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推进省级精品示范村和中心村建设,协调推进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七是实施乡村治理提效工程。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等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办法。坚持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
八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强化科技与产业对接,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继续做好高素质农民等乡村人才培养。
九是实施农村改革提质工程。当好农村改革的排头兵。完成首批22个村二轮土地延包试点任务。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两项改革试点,高质量完成乱占耕地建房整治省级验收任务。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完善农业设施抵押贷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