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2024/11/05 10:27 来源:中国社区报    阅读:53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统筹考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这表明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基础。


着力推进基于问题导向的机制

《意见》明确注重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这就需要有接地气、有针对性的培训设计。一是要提升社区工作者精准把握民意民情的能力。这就要求社区工作者在解决一个一个具体问题基础上,还需要通过社区调研等方式,在更高层次梳理居民共性需求和诉求,梳理社区存在的问题和社区治理资源。切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克服“迈不开腿、张不开口、想不出法”的问题,通过持续提升社区工作者精准把握居民需求能力,更好地将居民期待转化为社区行动。二是要提升社区工作者系统谋划能力。社区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须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碎片化治理。这就要求社区工作者具备系统思维、系统规划能力,因地制宜地谋划社区治理的发展目标、实现路径、资源保障,系统拿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实招、硬招、好招、真招。社区工作者不仅要埋头做事,还要会文案宣传、总结提升,成为业务“多面手”,才能把社区工作做好。


着力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

  体现政治性

  落实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的要求,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作为考核社区工作者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等作为考核社区工作者品德、作风、廉洁的重要内容,引导社区工作者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体现针对性

  防止考核工作“一刀切”,按照精准化差异化的要求,根据社区不同岗位职责要求,明确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情形和评价标准,建立负面清单。实行分类考核,逐步建立健全可量化、能定责、可追责的社区工作者工作目标及岗位职责规范。

  体现过程性

  探索“一事一评”的过程性评价机制,建立在服务中让老百姓即时评、马上评、能感知的机制,并将过程性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表扬奖励等相挂钩,营造出注重实干、争当先锋的良好氛围。


着力深化减负增效

优化基层治理体制和机制,

完善法律法规

无论是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还是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层级责任不明、权责关系不顺。激励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彻底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改革的抓手必须用好,法治的堤坝必须筑牢。只有理顺工作体制机制,确保各层级各单位责任依法依规落实,才能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

完善治理体系,

优化治理单元

  基层治理十分复杂,每个社区问题不同、群众的诉求也有差异。需要完善“街道­—街区—社区—小区—楼门院”治理体系,在不同层面整合资源,更高效更精准提供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互助服务。

  加强基层智慧治理平台建设,

实现“技术减负”

  要从做好顶层设计、整合数据资源、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入手,加快促进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深度嵌入基层治理,构建精细化服务感知、精准化风险识别、网络状行动协作的交互式基层智慧治理平台。以高智能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用高科技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高智慧切实为基层减负。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