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字号”点亮特色优势产业
2024/11/08 15:10 来源:经济日报 阅读:1.1万
青海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广袤西部的发展热土上,青海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锚定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目标,不断延展产业链,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擦亮“青字号”品牌。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青海如何进一步走好特色农牧业发展之路?
今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立足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纵横的山脉、重叠的峰峦、交错的湖泊让这里形成了冷凉气候,也为高原特色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青海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叫响“青字号”,走好特色路。
《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专项规划(2022—2025年)》提出,要强化科技引领,推动农牧业技术、业态、模式创新,增强绿色有机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牧业发展道路。如今,青海绿色有机农牧业发展得怎么样了?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取得了哪些成效?
夯实产业基础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必须夯实农牧业产业根基。
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青海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改扩建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青海复份库,保存种质资源44.6万份。油菜杂交育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脱毒马铃薯、青稞、蚕豆品种选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18%。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微型薯雾培法繁育基地,温室的苗床上一排排薯苗绿意盎然,薯苗根部挂满了马铃薯种。“相较于传统基质栽培技术,新技术平均单株结薯率达30粒至50粒,最高能达到80粒以上,是传统基质栽培的20多倍,提高了产量,节省了人力。”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贵全介绍,2023年,该中心新建575平方米钢架日光温室及微型薯雾培繁育系统,引进马铃薯微型薯雾培法生产技术,创新良种扩繁技术,扩大微型薯生产规模,为提高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青海还在全省组建了10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1%。
饲草产业是实现高原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基础产业。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青海奔盛草业有限公司饲草生产基地内,收割机正在面积达6000亩的苜蓿种植区作业。今年是该公司实施盐碱地种草改土5年后,首次实现苜蓿一年三收,每亩苜蓿每年可收获青干草600公斤以上。
该公司负责人鲍奎告诉记者:“从颗粒无收的戈壁荒滩到如今的一片生机,通过盐碱地改良技术,这里的土壤耕作层增加了11厘米至13厘米,不仅提升了饲草的成活率,土地利用率也大幅增长。”
荒漠变绿洲既得益于技术支撑,也离不开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戈壁滩上改良盐碱地种植饲草的过程比较艰辛,公司得到了政府及科研单位的鼎力相助。我们与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省饲草料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合作的‘柴达木盆地盐碱地改良与饲草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成功获得省级支持资金1500万元。”鲍奎说。
冷凉蔬菜产业是青海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的高原特色产业之一。
9月下旬,走进贵德县新街乡上卡村,空气中弥漫着浓浓蒜苗香。工人穿梭在田间,熟练地完成起苗、去泥、扎捆,一捆捆蒜苗整齐地码放在地头,等待装车。65岁的谢卓玛是邻村鱼山村村民,今年是她在菜地里打零工的第4个年头,“在这里打工每天有100多元钱的收入,可以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新街乡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理想的自然条件成就了蒜苗、红笋等夏菜的过硬品质。如今,高原夏菜已成为新街乡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新街乡乡长马西征介绍,新街乡气候冷凉、雨水充足,一些夏菜一年可种两茬,上市时间早,具备抢占市场的优势。目前,新街乡的高原夏菜均已完成绿色有机认证,产量高、品质好、市场口碑佳。新鲜的夏菜运到甘肃兰州蔬菜集散基地后,进行精细化处理包装,再发往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地的生鲜市场。除供应生鲜市场外,新街乡夏菜还被送往湖北、广东、江西等地的加工厂进行深加工,实现多渠道全年销售。
近年来,青海通过加大冷凉蔬菜产业投入和招商引资,引导各类资金投向蔬菜产业,建成了互助万亩供港蔬菜基地、湟中娃娃菜基地、贵德菜薹基地、湟源荷兰豆基地等具有代表性的露地蔬菜生产基地。依托青藏高原“超净区”的优势,各地大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打造了一批蔬菜区域品牌,有效推进了高原冷凉蔬菜输出,加大了“青”菜出省力度,增加了蔬菜产品附加值,让冷凉蔬菜成为青海绿色有机农产品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力推融合发展
把农产品转化为收益,推动产业融合是关键抓手。油菜产业是青海农牧业特色产业之一,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地处祁连山下的门源回族自治县地理条件独特,生态环境优美,不仅适宜油菜种植,也是蜜蜂的良好栖息地,由油菜花酿成的蜂蜜成为热销产品。今年3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门源蜂蜜”地理商标。
青海省地理标志产业协会会长王贽介绍,门源县油菜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是全国重要的蜂产品基地,也是高产稳产蜜源基地之一。不仅如此,门源县的“百里油菜花海”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冷水鱼养殖基地,工作人员紧盯电脑屏幕,密切关注着雷达系统反馈的信息,实时观测往来作业的船只及网箱中三文鱼的生长环境和动态。放大画面,水下网箱里的一条条鱼儿清晰可见。
在该冷水鱼养殖基地水上工作间的现代化流水线上,一箱三文鱼的封装仅需不到两分钟。“我们借助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等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方法,建立养殖生产和环境数据库,实现养殖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通过提升产品品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公司还通过短视频内容营销、直播带货等方式,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让龙羊峡三文鱼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品牌认知度不断提升。”龙洋知鲜(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沃日晗告诉记者。
如今,冷水鱼产业已成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输出产品,现有养殖模式和技术与国际同步,三倍体虹鳟鱼良种供应体系基本完善,良种覆盖率达100%;标准化深水大型网箱面积已占养殖总面积的85%以上;水产品自动化精深加工以及保鲜冷链物流等技术和装备得到广泛应用,在全国鲑鳟鱼养殖产业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位于黄河上游的海东市是青海省东部重要的小麦产区。由小麦加工而成的筋道拉面是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金色名片之一。
提起青海拉面,很多人会想到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一碗化隆拉面串联起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的拉面馆与青海广袤农牧区草原上成群的牛羊,以及面、油、蛋、菜等优质农副产品,也串联起拉面食材配送基地和青海土特产配送销售基地,成为遍布全国各地的青海美食名片。
40多年前,化隆县还是一个深度贫困县。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化隆人走出大山,到福建厦门开起了拉面店,成为第一批“拉面人”。随后,化隆县10多万人陆续走出,融入城市、走向沿海,拉面大军不断壮大,催生了青海拉面产业。
看似一碗面,实则一条链。一碗面如何发展成一条产值数百亿元的产业链?从业十几年的韩成福感受颇深,“化隆拉面无形中将许多相关产业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种植、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潜力可挖,都能将这碗面的附加值极大提升,并带动一大批群众增收”。
青海拉面一头连着山区的种植户和养殖户,一头连着原料生产加工厂;一头连着当地特色农畜产品,一头连着大城市里的拉面馆、超市,已形成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据统计,化隆拉面的相关行业已达23个,在化隆县开办的公司、合作社达1500个,实现年产值8.6亿元。
雕琢特色品牌
青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牦牛、藏羊、藜麦、冷水鱼等多种高质量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如何利用这些土特产闯出大市场?
秋季的牧场,瓦蓝的天空上云团翻卷,牧场里的牦牛与藏羊如草原上一颗颗珍珠,寄托着牧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作为青藏高原的特色优势畜种,藏羊已衍生出多品类产品,关联多个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成为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托。
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梅龙掌畜牧业经营专业合作社操作间里,工人们正在加工打包牛羊肉产品。该合作社理事长颜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合作社逐步形成了以畜牧业养殖及系列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线上线下营销相结合的产品销售体系。同时,结合当地民族民俗文化和地域资源,推动“合作社+畜牧业+旅游”融合发展,逐步试点开发新兴业态。今年夏天,借助“祁连山下好牧场”品牌建设的契机,牧场的订单和销量越来越多,旅游人数也比往年更多了。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则通过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让黑藏羊成为当地畜牧业的金字招牌。
仁庆塔是贵南县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绿色畜牧业的直接受益者,“在政策扶持下,我从牧民变身养殖大户,今年合作社有能繁母羊370只,现已产羊羔360多只,成活率基本达到100%。黑藏羊价格较高,政府还有相应的补助政策,为我们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收入,大家养殖繁育的积极性更高了”。
贵南县塔秀乡达隆村的羊毛加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将加工好的网套按照顾客要求打包,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黑藏羊毛加工厂负责人英巴介绍,2020年,依托当地黑藏羊品牌优势,贵南县成立黑藏羊毛加工厂。经过3年发展,成功探索出一条加工销售黑藏羊毛系列产品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黑藏羊毛被产品重量轻、保暖性强,深受消费者青睐,销量最好。此外,羊毛垫、枕巾、围巾、拖鞋等黑藏羊毛制品销售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西宁市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各式各样的毯子挂满生产车间。该公司董事长薛婷介绍,公司产品从最初的手工编织藏毯,延伸到了机织地毯、手工枪刺地毯、荧光毯等多种产品,还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现在,公司60%至70%的地毯用于出口,有的产品还进入了高端酒店。
青海是全国最大的牦牛主产区,存栏牦牛占世界牦牛总数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38%。在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在给小牛犊喂奶,技术人员在电脑上分析牦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技术人员介绍,繁育中心将人工喂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牦牛养殖管理的精准化、智能化。
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大通县牦牛产业链体系建设正趋完善。“近几年,我们大力发展大通牦牛产业,打造形成集种畜繁育、种畜推广、人工繁育、规模养殖于一体的繁育推广体系,累计推广大通牦牛种公牛近3万头,改良后代达180余万头。”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站长尹俊说。据介绍,“大通牦牛”还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同时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从产品到产业再到品牌,青海一步一个脚印,踏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新天地。一批批“青字号”产品正在走出青海,不断擦亮“净土青海 高原臻品”的品牌形象。自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以来,青海围绕提质、稳量、补链、扩输路径,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已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有机农产品(牦牛、藏羊)全国基地5个、千头牦牛千只藏羊生产基地200个,有机草原监测面积突破3亿亩,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达1200个。3年多来,青海已累计向省外输出各类绿色有机农畜产品300多亿元。(记者 马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