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法治文化的时代传承
2024/12/02 11:25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977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弘扬革命文化”。
红色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注重发掘、总结党在革命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光荣历史和成功实践,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有助于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编 者
丰收时节,陕西延安,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树枝,果农忙着采摘销售,沉浸在忙碌的喜悦中。
不过,在延安志丹县,果农林小锋心里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掏出手机,林小锋拨通了志丹法院苹果巡回法庭法官张丽梅的电话。
原来,在苹果树开花坐果时,一场冻灾袭来,造成不小损失。林小锋购买了某保险,要求受灾赔偿。但该保险有7天等待期,发生冻灾的那一天刚好是合同签订后的第六天,保险公司拒绝理赔。
“早在签订合同前几天,我就已经支付了保险费用,算下来日子早就不止7天了。有5名果农和我情况类似,如果一点损失也不赔偿,我们心里堵得慌。”电话这头,林小锋说。
了解情况后,张丽梅背起国徽来到果园,同时约上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准备现场办案。一番释法答疑,双方同意各让一步,达成了调解协议。如今,保险赔偿款已全部到位,果农们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果农对签订购销合同需要注意啥”“果商违约咋办”……每逢“金果果”丰收时节,针对销售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志丹法院通过苹果巡回法庭将司法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这与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实行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一脉相承,成为传承红色法治基因的生动写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江西瑞金、甘肃南梁、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一个个红色圣地,镌刻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法制建设的奋斗足迹,积淀了丰富红色法治文化,至今闪耀着璀璨光芒。
一部红色宪法,写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五角星形状、绸布质地,齿轮、斧头、镰刀、长穗、步枪,沿顺时针分置五角。这枚红五星代表证,是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在江西瑞金叶坪村谢氏祠堂,600余名代表佩戴着红五星代表证,共同翻开了崭新一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
立国必有法,法为立国之基。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之初,便把立法工作提上日程,开始了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探索。
秋末冬初,红井革命旧址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法制建设纪念馆庄严典雅。
走进纪念馆,一面由石刻烫金文字铺满的字墙映入眼帘,上面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大众制定的第一部红色宪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大纲上方,“伟大开端”4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早在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便提出党的法制建设主张,在井冈山、赣西南、赣东北、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先后开始了实践探索。”讲解员杨益君介绍,随着革命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以及红色政权的建立发展,制定一部统一的宪法,使各苏区在路线方针政策上保持一致,非常必要。
“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改善农民生活”……查看宪法大纲的条款,笔墨间写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选举法、组织法、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一部部已经泛黄的法律文本,静静排列于纪念馆内的一面展陈墙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了120余部法律法令,初步构建起苏区法律体系,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熊文钊说。
走出纪念馆,阵阵诵读声从红井革命旧址群内的列宁小学旧址中传来。
福建三明一所学校正在这里开展研学活动,高一学生杨慧灵说:“这次瑞金之行,让我深刻体会了新中国来之不易,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打造红色主题研学精品线路19条;修复司法人民委员部旧址,保留原客家祠堂的建筑风貌,通过大量史料图片生动再现苏区军民开展法律制度建设的伟大实践探索,将其打造成普法宣传阵地;弘扬借鉴苏区时期“轻骑队”做法,创建新时代红都政法轻骑队,推动红色治理创新……在瑞金,赓续红色法治血脉,弘扬红色法治文化的建设实践取得丰硕成果。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深挖红色法治文化潜力,通过多种实践增强红色法治文化影响力。”瑞金市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刘学璘说。
一种司法理念,将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司法审判实践中
茫茫黄土塬,潺潺葫芦河,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镇流过。河东岸,南梁革命纪念馆巍然屹立。
上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南梁为中心,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并参照中央苏区实施的政策、法令,颁布实施了涵盖土地、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十大政策”,边区呈现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南梁革命纪念馆讲解员陈淑娇介绍,来自各界的100多名工农兵代表用投豆子的方式,选举产生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领导成员。
新中国成立前,在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广大农村,“豆选”的作用被发扬光大。由于绝大多数农民不识字,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用豆子代替选票,保障农民平等享有选举权。
“1953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即颁布选举法。一脉相承的做法,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注重运用法治方式保障公民各项权利。”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若磊说,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等法律文件的颁布,确保了司法机关依法办案,确立了侦查审判权统一行使、严禁刑讯逼供等原则,实行公开审判辩护、群众公审等制度,为新中国司法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根据地干部走村串户,与群众同吃同住,调解纠纷,办理案件,这种审判与调解结合、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做法,经过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的不断实践,形成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刘巧儿”的原型——华池县女青年封芝琴的婚姻上诉案,便是马锡五办理的典型案例之一。
在华池县南部城区,一进马锡五审判方式陈列馆序厅,以刊登《马锡五同志的审判方式》的报纸版面为原型的主题雕塑,十分醒目。
毡鞋、马鞍、便服、公文包,陈列馆里的几样旧物都是马锡五上山下乡时用的。1943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他亲笔题词,“一刻也不离开群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马锡五审判方式’开创了将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司法审判实践的先河,‘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为人民司法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在方便当事人诉讼、回应群众司法需求方面有其独特意义。”王若磊说。
深入基层、巡回审理、就地办案、调判结合……随着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向纵深推进,“马锡五审判方式”展现出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苹果巡回法庭”“车载法庭”“马背法庭”“帐篷法庭”等特色便民法庭在基层涌现,红色法治文化以灵活多元的方式得到传承。
持续深入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推动案件繁简分流;通过诉前调解、简案快审,优化案件办理程序,减轻诉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如今,一系列继承弘扬红色法治文化的举措,助力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一群传播者,让红色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滹沱河畔,河北平山,西柏坡纪念馆。
“1949年3月,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北平开启建国大业,毛泽东同志将之喻为‘进京赶考’,由此我们党踏上了波澜壮阔的执政征程……”纪念馆前广场上,讲解员正在主持一场敬献花篮仪式。随后,在场党员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回望入党初心。
1947年7月,在西柏坡村东的一个老乡自家打谷场里,对中国土地改革运动史产生划时代影响的重要会议——全国土地会议正式召开。
几根竹竿搭起简陋的布棚用来遮阳,100多位代表以石为凳,以膝为桌,经过近两个月的会议,研究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迅速开展,亿万农民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变成现实。
“土地法大纲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仅对保障解放战争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立法和土改运动提供了重要参考。”熊文钊说。
“‘这回我们都翻身了,分了地,分了马,分了衣服、粮食……’这是一封解放区农民写的信,你看这封信落款的细节,哈尔滨市顾乡区靠山屯全体翻身农民,在农民前特意加上了‘翻身’二字。”讲解员吕静用手特意指向信中一处说,
这也更体现了当时翻身农民们的喜悦和感激之情。
跟随吕静的脚步,沿着纪念馆外的小路行走10分钟,便来到了西柏坡时期的中央妇委旧址。
几间土屋、几张长桌,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就孕育于此。
“当时,河北省藁城县农村女青年赵小烟就是婚姻法的受益者。赵小烟和同村青年孙志锁自由恋爱,不料被家人百般阻挠,登记未成,下乡干部得知此事后,对干涉阻挠的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最终促成了二人的婚事。”临近国家宪法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艺术团精心排演了多个宣传红色法治文化的节目,讲述节目《婚姻法的诞生》就是其中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西柏坡廉政教育馆、“西柏坡——依法治国从这里启航”专题展览、小品《土地回老家》、普法歌曲《我宣誓我奉献》、快板作品《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近年来西柏坡纪念馆和讲解员艺术团发挥红色法治文化资源优势,讲好红色法治故事,推动法治元素有机融入革命旧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讲解员是西柏坡精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用足、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挖掘好、研究好、践行好红色法治文化,需要拓展红色法治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艺术团今年已成立30年,我们将继续进行节目创新,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让红色法治文化深入人心。”西柏坡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李亚辉说。(记者 何思琦 亓玉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