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湖南实践
2024/12/11 15:08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5万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现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题,陆续刊登我省基层治理典型经验做法,供各地交流借鉴。
长沙市委社会工作部:强化体系建设 统筹多方共治 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株洲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建共治绘就幸福株洲新画卷
株洲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创新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坚持党建引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通过一系列小切口、大能量的务实举措推动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走深走实。
一、党建引领联建,让共治机制顺起来。突出党建引领的主导牵引作用,坚持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优势。一是强化党委领导。成立株洲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市委社会工作部抓具体推动,主要研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面临的新情况,加强跨部门工作统筹和协同联动。推动在全市形成市委主要领导示范带动,各县市区委书记带头落实,上下贯通、一体联动的基层治理格局。市委书记挂帅、靠前指挥,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研究基层治理举措,并深入合泰、富家垅片区指导治理工作。二是严密治理体系。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行小区治理“1+6”模式。即:以建强一个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系统建设“党群服务站、志愿服务队、四方议事会、幸福邻里节、党群服务码、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网”“六个一”的党建引领共同体。健全业主自治组织,开展业委会组建攻坚,确保小区有主心骨和贴心人。探索“村村联、村企联、城乡联”党组织联建模式,将治理力量延伸到城乡村邻里间。三是推动党群共建。引领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基层治理,打造“劳动者之家”“青春帮帮团”“湘妹子能量家园”等品牌。组织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征集、住宅小区优秀业主自治组织和自治组织成员征集活动。已连续两年组织召开全市“城市基层治理大会”,邀1000余名市民代表、城市服务群体代表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代表共商城市治理,推广基层治理创新经验。
二、多元主体联建,让共治力量聚起来。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把治理力量汇聚起来。一是强化部门联动。打破市、县(区)两级部门壁垒,探索“上下联动、组团作战”模式,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建立消防、城管、应急等部门执法联动、协商议事机制,围绕片区特点,积极为居民、村民、员工和企业提供各类服务。与三大电信运营商沟通协调,优化全市基层干部手机话费套餐,得到广泛好评。二是强化志愿联动。鼓励“两企三新”、行业协会商会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新就业群体关爱行动,引导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前哨”。做好志愿服务礼遇褒奖,开展“五个一批”志愿服务评选,以“社工+”机制为抓手,有效激发志愿与社工参与基层治理活力。全市建立2100多支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平安建设、健康义诊、帮困解难、应急处突、助老助残等志愿服务队伍,成全市基层治理力量的强大补充。三是强化队伍联动。推动从市区两级选派1500余名机关干部进驻片区,将治理力量充实到一线。加强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的“选、育、管、用、储”工作,对全市381个社区进行摸底调研,积极推动醴陵、芦淞等地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规范化建设。组织村(社区)书记代表到浙江大学集中学习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业务,组织全市社会工作系统干部到成都学习基层治理。畅通村(社区)干部晋升渠道,积极组织村(社区)书记通过考核招聘进入乡镇事业单位,激活基层干部想事、干事、成事活力。
三、重点攻坚联建,让共治成效实起来。聚焦重点片区、难点问题、热点关切,以重点攻坚带动整体提升,让治理成效可感可及可持续。一是以片区治理攻坚赋能产业。以合泰、富家垅片区综合整治为起点,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民意、组织、队伍、机制、服务”的“五联五治理”城市重点区域治理经验。大小田心片区轨道装备产业聚集区,董家塅片区航空产业聚集区等九个县市区的重点片区,优化总体空间布局,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赋能生产更加绿色、环境更加友好、产业更加优化。二是以民生实事攻坚服务群众。创新推出“幸福邻里节”“人民调解建在组上”“中医夜市”“老检叨”等城乡社区治理品牌。全域开展寒暑假“官方带娃”,服务社区居民子女、留守和困境儿童、新就业群体、双职工人群子女等7800余人次。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改造升级村社(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强化托育、医疗、就业、家政、矛调等服务功能,打造了“幸福‘食’光长者餐厅”“老书记工作室”“她空间”等服务品牌,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三是以创新探索攻坚打造场景。出台《住宅小区“红色物业”建设方案》《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组建攻坚和规范提质方案》,以党建赋能物业管理,贴心“管家”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创新实施“楼栋长来当家”小区自治新模式,推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打造了家门口的暖心服务“驿站”,让人民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出台《支持城乡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广泛吸纳辖区商企、社群等多元主体力量,构建“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互帮互助、互惠互赢”的治理格局,形成了茨菇塘街道便民服务小站、月塘街道“野享帮”公益联盟等一批“社区合伙人”新场景,推进城乡社区逐步实现自我造血功能。
岳阳楼区委社会工作部:“群英断是非” 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 统筹推进 努力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
益阳市委社会工作部自组建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高站位、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看到变化、感到温暖、得到实惠。
一、高站位深学笃行,确保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一是理论深化学。坚持把政治机关作为“第一身份”,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先后召开10次部务会、开展6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在常学常新、学思贯通、细照笃行中促转化、增质效。二是教育培训学。推动《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必读书目,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核心内容。在市委党校开设《以“浦江经验”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等课程,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三是联系实际学。进一步厘清思路举措、谋实载体抓手、找准切口入口,制定《2024年度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要点》,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二、高效率构建机制,确保上下联动、部门协同
在第一时间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作用赢得了先机。一是全局筹划,凝聚共识。主动与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等部门沟通对接,就建立协调机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达成共识,并争取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为短期内建立协调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全力推进,迅速落地。组织20个成员单位充分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协调机制审议稿。经市委常委会和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成为全省第一个建立由市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的市州。三是全域启动,强化指导。采取“线上+线下”解答指导,强化对县市区的工作指导力度,目前,全市7个县市区已全部建立由县市区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并逐步彰显协调机制的作用。四是全面落实,执行有力。充分发挥市本级协调机制的作用,统筹市直38个单位,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围绕10个方面制定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措施98条。通过定期调度、督促检查等跟踪问效方式全面推进工作。截至10月底,全市已完成目标任务81条,正在推进17条,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到位。
三、高标准建强队伍,确保力量充实、业务过硬
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努力让社区工作者更有劲头、更有奔头。一是推动责任上肩。制定下发《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责任分工方案》,因地制宜完善社区工作者进退出备案、县级招聘工作等制度,将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54项重点任务逐项明确到市直相关单位,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二是推动力量下沉。对全市社区工作者统一摸底造册,动态掌握情况,缺额实时调控。下发2轮工作提示,重点推进“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赋能措施落实落地。通过“单位自查、集中清退、长效管理”三步骤,对县市区借调社区工作者情况开展专项清查,借调人员已全部返岗。三是推动业务上手。通过举办各类社区工作者专题培训赋能,持续提升社区工作者理论素质、业务素养。编撰整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业务学习资料《常用法规政策文件汇编》电子书共11.2万字,供在线学习和资料查询。
四、高水平减负增效,确保基础稳固、活力迸发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减束缚。联合市委组织部进一步梳理《益阳市村(社区)依法自治事项清单》《益阳市村(社区)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等,压缩依法自治事项25项、删除协助政府工作事项1项。开展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泛化问题专题调研,提出为镇村两级“一体”减负建议9条。二是集民情。积极指导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充分发挥观察点“探头”作用。已建立全国联系点2个、全省联系点4个、全市联系点12个,逐点建立闭环工作处置、专人牵头协调、网格收集信息、定期汇报动态等工作制度,收集并处置问题线索130余条。三是增效能。以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项目为牵引,涌现柘溪镇“爱在柘溪”、大码头街道“银龄先锋引领小区自治”、金银山街道“邻里商”、会龙山街道党建领航“三立方”等一批特色基层治理品牌。积极开展“察民情·解民忧”“五个一”活动,引导基层干部进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愁。
郴州市北湖区委社会工作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 锻造过硬社区工作者队伍
怀化市沅陵县委社会工作部:“一约三会”绘出乡村治理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