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将于12月18日至1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2024/12/11 09:25 来源:北京发布 阅读:1.6万
12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余俊生主持。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彬华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彬华: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核心是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这为我们深化城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年以来,北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探索了一条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平台,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的城市变革,走出了一条以热线撬动超大城市治理的生动实践。总书记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城市治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为宣传阐释接诉即办理念做法,加强世界城市治理领域交流研讨,共同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我们将于12月18日至19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
本次论坛主要有以下特点:
论坛主题鲜明。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设永久主题:“人民城市 共创美好”,今年年度主题是“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现代化”。紧扣论坛主题,设计6场平行论坛议题,概括为“三新三同”。即“新篇”——城市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新质”——数智时代与城市治理创新、“新型”——精准治理与文明新形态、“同心”——城市公共服务与公众参与、“同向”——市民热线与回应性政府、“同行”——都市圈发展与区域协同治理等。这些议题既是对接诉即办改革实践的总结提炼,也是对国际社会关心话题的积极回应,具有贯通国内和国际的探讨价值和对话空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全球性。
嘉宾参会踊跃。国际组织、世界城市、兄弟省市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论坛邀请响应积极,体现了各方对论坛主题的共鸣、对接诉即办话题的关注。预计参会人员超3100人,其中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160余名国际嘉宾参加论坛。包括前政府首脑,联合国副秘书长、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教科文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城地组织高级官员(视频参会),驻华使节,希腊雅典、西班牙马德里、哥斯达黎加圣何塞、土耳其加济安泰普等国际城市负责人,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院士以及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德国自由大学、首尔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非洲政策研究院、南非国家政府学院等国际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国内嘉宾包括中央单位领导,上海、天津、重庆、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负责人,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知名学者,还有基层一线、市民和企业等方面代表。
活动亮点纷呈。论坛设置了开幕式和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配套活动、闭幕式。12月18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和主论坛,邀请重要嘉宾致辞,发布系列成果,知名专家学者作主旨发言。12月18日下午和19日上午举行6场平行论坛。论坛期间,邀请嘉宾“走进12345”,沉浸式感受接诉即办,体验“北京服务”的温度。邀请国际嘉宾开展城市参观考察,实景实感首都历史文化底蕴、科技创新成果和基层治理成效。配套展示用全数字化LED大屏,系统全面展示接诉即办改革。接诉即办纪录电影用“百姓故事、平民视角”讲述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实践。12月19日下午举行闭幕式,邀请兄弟省市、基层干部、国际友人交流分享我的接诉即办故事,开展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青年对话、理论对话、实践对话,发布《城市治理现代化北京宣言(2024)》。
成果发布丰硕。论坛突出理论研讨,深入开展接诉即办学理化研究,将发布中英文版理论研究成果,稍后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将作专门介绍。还将发布全球城市热线服务与治理效能评测报告,选取北京、纽约、东京等20个城市进行评测,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对国际代表性城市热线发展脉络与趋势的系统化研究,首创以治理型指标为侧重对城市热线服务与治理效能的全景式评测,首次在国际视野下对全球城市热线运行经验与模式的深入性总结。城市治理典型案例面向国际城市、中国城市各总结推荐20个典型案例,分享城市治理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科学理念,展现不同文明形态下城市治理的多样性。基于两天的论坛讨论成果,吸纳国际共识,凝练形成《城市治理现代化北京宣言2024》,为构建全球城市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力量。英国《比较政策分析期刊》作为论坛协办机构,还将举办专题研讨会并出版论坛专刊。
再过7天,论坛就要开幕了,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期待与国内外新老朋友相聚北京,与大家一起把论坛举办好。在此,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关注和报道论坛,宣传介绍北京接诉即办实践和国内外城市治理的成效进步,讲好“中国之治”的北京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好世界城市治理的故事。
记者:我是央视CGTN记者,我来自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在我的国家,就像世界上每个国家一样,有一些问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并且总是长期存在而没有得到解决或改善。您前面提到过一个“每月一题”的机制,我认为这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在城市治理中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项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将来对此还有什么规划?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彬华:
2021年起,我们每年基于对市民诉求的大数据分析,选取市民反映突出、基层解决有难度、需要出台改革创新举措统筹解决的高频共性难点问题,这就是开展专项治理“每月一题”,推动接诉即办从“有一办一”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不断深化,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
一是聚焦急难愁盼,办成一批民生实事。“每月一题”基于民生诉求驱动政府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实现市民“点菜”,政府“端菜”。四年来,共有60余个问题纳入专项治理,完成1800余项任务,办成一批老百姓期待的民生实事。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出台一系列政策创新举措。“每月一题”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通过政府部门出台创新政策举措实现源头治理,四年来,出台政策400余项,真正实现问题导向标本兼治。
三是厘清职责分工,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每月一题”题目在实践中存在职能不清的问题,通过“每月一题”机制进一步厘清了政府部门的职责,致力于将专项治理期间建立的制度机制延续到日常治理中,为基层解决问题提供了明确工作指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四是推动多元参与,搭建协同共治的治理平台。“每月一题”明确了市级部门牵头主责,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市、区、街乡镇共抓落实。充分调动市民、企业等各方力量积极参与问题解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2025年,我们已选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新建住宅项目质量监管、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农村供水保障、规范住房租赁企业经营、商品售卖类平台企业合规发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管理、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生活服务业预付式消费治理等13个问题纳入2025年“每月一题”专项治理。下一步,将深挖诉求问题背后产生的根源,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出台改革创新举措,切实提升城市治理精准度、有效性。
记者:接诉即办改革6年了。请问接诉即办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打算?谢谢。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彬华:
接诉即办改革走过了6个年头,接诉即办赋予了12345市民热线新的生命力,串起了为民服务的同心圆,撬动了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深刻重构。北京市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摆在首要位置,构建起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主体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凝聚。二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高效解决。接诉即办推动了政府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起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新模式。6年来,受理群众和企业反映1.5亿件,诉求解决率从53%提升到97%,诉求满意率从65%提升到97%,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三是城市治理难题实现改革破题。接诉即办通过精准回应式的“接诉即办”与积极行动式的“精准治理”有机结合,市民诉求成为驱动政府服务深刻变革的内生动力,既解决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也攻克了城市治理的难点“大事”。四是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眼睛向下、脚步向前”,“下基层、跑工单、走流程、蹲点位”已经成为常态,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成为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五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充分彰显。接诉即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广大市民成为城市治理问题的发起者、治理过程的参与者、治理成效的获得者、治理程序的监督者,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嵌于城市治理过程,有效激发了人民参与城市建设的主体地位。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强化12345服务平台功能,健全接诉即办全流程工作机制,高效协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推动城市治理的精准化。充分发挥“窗口+智库”作用,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完善民生大数据辅助决策机制。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坚持“每月一题”工作机制,专项治理高频共性难点问题。深化接诉即办学理化研究,办好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加强国际化宣介,讲好“中国之治”的北京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