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牛公安金泉派出所周伟:1米92大高个儿 大家的“五心片儿警”
2024/12/12 15:5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8780
身高1米92,身材魁梧,步伐有力。藏蓝的身影,时而在工作笔记本上描记着什么,时而又在街坊邻里间打堆,你一句我一句的“唠”上一会儿。在金泉派出所2.4平方公里的清水河社区里,那些磨光了的石头路面上,有不少是周伟出的力……
当然,日子久了,取个雅号也是自然的,不过听起来有点怪——“五心警官”。
最早被这么喊的时候,周伟是不习惯的,因为在他印象中,没搞过啥“星级”评比呀,又不是酒店,还“五星”,后来自己好奇地问了下,才知道是有心用心的“心”,毕竟老百姓给取的,听惯了也没啥。
初心如磐,是从“卫国”到“卫家”的不变坚守
大概是自幼受了父亲的濡染,周伟的心间,在懵懂之时,便悄然种下了对军旅生涯的向往。
刚满18岁,他就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也从那一刻起,保家卫国便不再是儿时听闻的遥远口号。部队的冬天,雪很厚,每天的训练排得很满,体能锻炼、战术演练、站岗执勤……每场训练他都精益求精,每次瞄准、每个射击,他也都力求达到极致。
可能是习惯了军装的坚挺,穿便装时,总觉得差点意思。也或许是这个缘故吧,两年后,他退伍了,报考了警察。
“特警!嗯,不错,适合我这个体型。”他这样打趣自己。
特警有句口号叫:“流血流汗不流泪。”急难险重来了就是上,不多话,这和在部队时挺像,他挺适应,或者说还很喜欢。
巡逻防控、安保维稳、应急处突、舟曲泥石流救援、雅安抗震救灾、蒲江抗洪抢险……从一个任务走向下一个任务。这一喜欢,持续了10年,小周变老周了。
“该下所了,这里留给年轻小伙子们去淬炼,金泉派出所,我来了。”
“34岁的刑警新丁,不丢人。”没了面子思想,他干起活儿来自然也就顺溜了。
辗转多个城市追捕嫌疑人、挨家挨户询问搜集线索、梳理案情来龙去脉、凭借经验和洞察力判断真假……一个眼神、一句供述、一份证据,他都不会放过,干刑警不容易,可他却乐在其中。
5年来,他参与办理各类案件130余起,成功抓获嫌疑人200余名,在全所刑侦打击查处积分表中名列前茅。
冲在前头惯了,有时候也想干些“细活”,但一干起来才发现,这“细活”真不好干。2020年,他从执法办案队转岗到社区警务队。
老周最大的感受——“寸步不让”用在歹徒身上,那自是不含糊,但面对群众,就“行不通”了。为尽早与群众“打成一片”,靠着那双“铁脚板”,他走遍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要一步一个脚印,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这是他坚守的“初心”。
倾心如绸,是从“看得到”到“办得到”的专注深耕
今年,是老周参加工作的第20个年头,也是他成为社区民警的第5个年头。这5年,他有了一些变化,步伐依旧快,但更有节奏了;工作笔记没少写,还越写越细了。他说,他想把这些个家长里短都理一理,说不定哪天还能有个啥用呢……
9岁的小杨杨,做老周的“铁杆小迷妹”三年多了,如今已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这些年来,每次考完试,她定要拿着成绩单去找老周,向他展示自己的努力成果。
他俩的故事,还得从3年前讲起……
那是一个午后,老周和同事按惯例在辖区入户走访。今天要访的这一家很特别,这家子3口人,当家的老杨和他73岁的父亲都是盲人,所幸女儿小杨杨身体健康、活泼可爱,这于他们而言,是莫大的欣慰,也让他们在按摩店里工作时,更有了劲头。
不过,今日的老杨,却有些异样,满面愁容。
眼瞅着小杨杨快到6岁,该是上学的年纪了,可他连如何入学、到何处办理都一无所知。毕竟,在老杨的世界里,只有按摩店的那几个平方。“娃娃入学的事,怎么办,哪里办?我们一点也不清楚。”老杨满心无奈。
“你们忙,我去学校跑一趟,看看需要哪些手续。”老周二话不说,将这个事儿揽了下来。
一打听,老杨没有居住证和社保,入学政策落实不下来。老周一查,“你有居住证办理资格呀,你之前办理的居住登记已经满6个月了!”糊涂的老杨,不提醒竟忘了此事。
至于社保,老杨就更摸不着头脑了。跑社区、跑街办,跑社保局……那段时间“跑坏了”老周,前前后后1个月,老杨的社保终于是补缴上了。
总算手续齐备,小杨杨顺利完成入学。
“周叔叔,今天爸爸接到电话,说我被学校录取了,9月份我就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去上小学啦。”小杨杨兴奋地给老周打电话报喜,另一头的老周,也十分开心。
开学当天,老周特意为小杨杨准备了一个“开学大礼包”——文具、生活用具,还有水果牛奶,想得确实很周到。
同事说,老周是外表糙,内心柔,老周呵呵笑了一下,大概是默许了吧……这是他纯粹的“倾心”。
耐心如墨,是从“止争”到“和美”的渐进沉淀
老周这个人,说他话多吧,工作时总是言简意赅,说他话少吧,调解纠纷、拉起家常来,那铁定是“话痨”。他说,“当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各种倾诉绵绵不绝时,我们要做一个安静的智者,耐心听,听明白之后,我们又要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一点点掰开了说,让双方一层层地去理解。”——这是老周调解纠纷的“智慧锦囊”。
今年3月,王先生和曾女士又吵架了,自去年谈及拆迁款之事起,这已是第5次了,这次更加来势汹汹,已经听到摔东西的响动了。邻居廖女士赶紧拿起电话,拨给了老周,“周警官,那两口子又扯皮了,你赶紧来哦!”
面红耳赤的两人对着老周就是一顿输出,各自滔滔不绝诉说着自己的理由,言及在房子上所倾注的诸多精力和钱款时,都眼眶泛红,神情激动,互不相让。
“二位,冷静一哈,咱们心平气和地聊……”
来到派出所纠纷调解室,老周逐一与两人单独恳谈,仔细记下他们各自对于房子赔偿款分配的想法与诉求,在驻所律师的协助下,自“法理、情理、心理”三方面切入,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这一谈,就是3个小时。
而后的3天里,老周接连3次,将双方邀至一处调解,每次都是两三小时起步。别说,大家把该吵的吵了,该表达的表达了,氛围也就越来越好了。最终,两人达成一致,欣然签署了调解协议书。
“家长里短的各种争吵、纠纷听得不少,不说破百上千,一两百还是有的,也不是每次都能说好,但是我们尽力嘛!”
这几年,他一遍又一遍地倾听与耐心斡旋,都化作了那120余次珍贵的握手瞬间。这是他倾注的“耐心”。
热心如蜡,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热辣滚烫
“串门”与“唠嗑”,是老周每天的“必修课”,这大概就是他理解的“进万家门,助万户安”吧。
夜幕来临,社区里,小区一楼麻将房“哗啦哗啦”的声音也渐渐响亮起来,有时还持续到深夜,扰得周遭居民难以安枕。
此前,居民和铺子老板沟通过,老周也来了好几次,但没过多久,就又死灰复燃了。
“周警官,你帮我们解决一哈嘛。”
那天晚上,老周挂下了电话,二话没说又赶来了。原来,是麻将房新换的隔音设施出了故障,加上几个牌友玩得尽兴,嗓门不自觉大了起来。
老周这次比之前更加严肃了:“陈姐,晚上超过11点要小声点了,楼上群众都在说你家麻将声大影响他们休息了。”
大约是因为这件事吧,回家后,老周翻来覆去,很晚才睡下。从第二天起,他又拿着一摞厚厚的宣传单,开始了走家串户,他要去给商户老板宣传噪声扰民的问题。
麻将馆、烧烤店、餐馆、理发店……无所不往。老周耐心地讲解噪声对周边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建议他们合理控制店内音量,将印有噪声防治条例的宣传单郑重递到每一位商户的手里。
从那以后,噪声情况确实改善了,可老周还在继续“串”着门哩……
他悉心问询各商家意愿,共同商议,拟定责任书,约定定期通报噪声扰民情况,开展挂牌治理。
一个月后,一个集合社区商家的公约联盟竟应运而生了,330余份《商家公约》签订之后,老周的心事才算放下了。这是他满腹的“热心”。
关心如己,是从“叮嘱”到“伴随”的全程守护
“不要转钱,这是诈骗。”
“警官,我是在投资,没有被骗。”
今年5月,老周找到资金预警劝阻对象张某时,他正准备将5万元钱款汇给对方,老周及时赶到,用他1米92的身躯,挡在汇款机前,苦口婆心劝说了好久,才彻底阻止了这起诈骗。
做社区民警这些年,老周面对了无数个“张某”,那些自持没有被骗的话语,他也听过无数遍。
“怎么让他们真正理解和体会到呢……”他一直思考着,不得其解,却又不肯放弃。
老周有个习惯,每次遇到困难,他都会坐在办公桌前,冥思起来,大概是这样的空间感能够让他放松下来、沉浸思考吧。看着白墙上的字语,手机上播放的反诈新闻,老周脑海中,闪现了一道灵光。几个月后,一个名为“反诈小屋”的地方被挂上了导视门牌……
走进屋内,偌大的“反诈”二字直撞眼眸。“十个凡是”“四个不”等反诈标语,密密的贴满了墙壁。桌上一沓沓宣防资料,显示屏中简短精练的劝阻案例、宣传片、科普片,如走马灯般循环往复,滚动播放着……这个“反诈小屋”,不只是劝阻受骗对象的“安全屋”,更成为传授反诈知识的“宣防室”。
老周面露欣然,“有了这个反诈小屋,不怕不听劝的了。”
当然,他也不放过任何反诈宣传的机会,手捧自制的宣传手册,敏捷穿梭于社区之中,向老人、小孩悉心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在小区居民群、学生家长群、政企联建群推送反诈贴士;如演说家般,到处开反诈讲座……
老周常说,只要他多讲、多跑,群众对诈骗就能多认识一分。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辖区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60%,精准劝阻成功率100%,避免财产损失200万余元。这是他常挂的“关心”。
周伟,成都金牛公安金泉派出所清水河社区民警,从警20年来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嘉奖3次,优秀公务员3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
他说,公安工作最为质朴而深刻的意义,是与百姓心贴心,而今,在这片小小的社区天地里,他做到了。听到那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认可与感激,老周觉得,“片儿警,挺好!”(成都金牛公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