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教育亟需回应乡村教育需求
2024/12/30 14:35 来源:北京日报 阅读:2704
农村社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民流动和城市化加速,社会性竞争激烈,农民对子女教育的期待提高,而公立教育如果无法把握农村社会的变化对乡村教育的影响,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回应广大农民对子女教育发展的需求。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化,家校共育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在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有的学校排课少了,相对来说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就少了;二是有的学校老师很少批改作业,有时甚至交由家长批改并签字;三是有的学校要求家长辅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四是早上上学晚,下午下学早,许多小学在下午三四点钟就放学了;等等。结果是,学生在校时间缩短,在家时间延长,家长需将学生在家这部分时间给填补上,陪他们玩或辅导学习;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减少了,就需要家长在家里将未能学到的东西给填补上;家长在学生学习上的责任增加了,家长必须自己先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去辅导学生。
但是问题就来了,一是家长是否有时间在早上八九点送小孩上学,下午三四点钟去学校接小孩放学;二是家长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陪小孩学习;三是家长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辅导小孩学习,辅导不仅需要各科文化课的知识,还可能需要文体美艺术等方面的造诣;四是如果家长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就需要到培训市场上去购买,家长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支撑。从调查来看,大部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农村的普通务工阶层,最缺的是时间,他们很早就去上班,很晚才能下班回家,基本上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接送小孩的可能。他们基本上是起早贪黑,甚至“白加黑”“五加二”,缺少时间和精力辅导小孩学习。他们本身在文化和文体方面就缺乏功底,没有能力对小孩进行辅导。至于经济方面,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是个无底洞,农村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只能承担一两个科目的短期培训费用,不可能对所有科目和文体都培训。而如果不培训,或者家长不辅导,小孩的成绩就受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有的公立学校采取了课后托管等措施,解决了一些困难,但有的学校就解决得不那么好。
目前,私立学校还可以像过去公立学校那样进行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更多地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责任。私立学校多是寄宿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内,并且每天的各个时间段都被课程与活动安排得满满的。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相对较轻。但是私立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毕竟有限,乡村基础教育的资源大部分掌握在公立学校,我们在公立教育上的改革不应只盯着“减负”一个目标,还应强化公立教育尤其是县乡公立教育对乡村社会的回应,实打实地解决农民在子女教育上的需求和问题。
(杨华,作者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