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伊通满族年货大集高唱富民大戏
2025/01/15 11:0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7万
社区文化吉林讯(孙昌辉)报道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末年间,伊通集市商贾云集、客流不断、一派盛景而成为伊通的商贸重镇。如今,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商贸风生水起,依然独领风骚。
图为:当地群众现场表演庆祝年货大集开幕
1月14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年货大集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政府搭台,百姓唱戏,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年货大集呈现出一个东北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万千景象。
据官方发布消息: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年货大集是由吉林省商务厅、四平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平市商务局、中共伊通满族自治县委、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了吉林省“百集迎新春年货大集”。
伊通县营城子镇示成为此次年货大集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改革开放之后,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一跃成为东北非牧区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更是享誉大江南北,声名远播。目前,黄牛养殖已成为营城子镇的支柱产业,现有牧业小区5个,养牛一条街2条,养牛专业屯17个,黄牛养殖农户1000余户,规模化养殖场30个,黄牛年交易量在23万头以上,年交易额达30亿元左右。营城子镇还是伊通满族文化传承地,至今仍有浓厚的满族民风民俗一直在传承、延续。
图为:年货大集上消费者品尝美食
年货大集上满族糕点造型精致,口感香甜,传承着古老的满族味道;伊通烧鸽子色泽诱人,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满族八大碗食材丰富,烹饪讲究,展现着满族饮食文化的豪迈,暖胃又暖心,尝上一口,年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
吉林人参,一直是吉林省的一张靓丽名片,在熙熙攘攘的年货大集上,主办方特邀抚松的几家参企带着他们的产品到现场展销。玻璃展柜里,一支支人参根须舒展,体态灵秀,横纹清晰,芦头宛然。老人们戴着老花镜,仔细端详,口中念叨着参的品相;年轻人们则拿着手机拍照,好奇地询问人参的功效与吃法。欢声笑语间,年味与人参的香气一同弥漫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
图为:年货大集萨满文化表演
民俗工艺区,满族剪纸、糖画艺人等现场展示精湛技艺,纸屑纷飞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便跃然纸上,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皆有,充满了浓郁的满族风情;特色工艺品和手工编织品也毫不逊色,精美的图案、细腻的做工,令人赞叹不已。
红彤彤的春联、福字儿,五彩斑斓的挂件、灯笼和中国结,将集市装点得格外喜庆。在农民自主经营区里,散养的家禽咯咯叫,山野菌类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这些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备受青睐。第一书记代言及网红直播带货的伊通名特优农产品,品质有保障,为乡村振兴助力加油。
图为:年货大集充满烟火味。
汽车销售区和小家电销售区也同样围满了人,县城企业下乡优惠多多,以旧换新的活动让大家喜笑颜开。乡镇老字号店铺前,人们探寻着传统的味道和远去的记忆。七星火山石烧烤滋滋冒油,香气四溢,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炽热的情感。
为充分展示满族乡镇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伊通县委县政府强化对营城子镇黄牛产业的宣传推介,展示特色产业优势,把营城子年货大集塑造成为农村年货大集的示范样板,增强乡镇凝聚力,扩大对外吸引力,催生更多投资合作机会,推动地方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本次年货大集在营城子镇繁荣路划分了十个年货展销区,设置摊位300余个,展销面积3000平方米。时间从1月14日开始,到27日结束,为期14天,年货大集不仅涵盖了邀请商会、企业到营城子镇考察的商务活动,还为来访游客准备了当地名优产品、特色美食千余种,以及包含满族花棒舞、萨满舞蹈、满族歌曲、二人转、东北秧歌在内的各类文艺演出10余场。同时,为充分展现伊通人文风貌,活动方还设计规划了“品满族美食、逛满乡年货大集一日”游精品旅游路线,可谓吃喝玩乐用一应俱全。
据悉,本次活动期间预计可接待域外游客4万余人次,县域群众参与12万余人次,拉动各行业实现营业额6000多万元。
伊通县商务局党组书记杨明介绍说:“为切实提振居民信心,促进城乡消费市场稳增长,实现2025年第一季度开门红奋斗目标,伊通县举办了吉林省“百集迎新春年货大集”暨伊通县营城子镇示范大集活动。通过年货大集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消费相融合,一方面可以体验满族文化风情,另一方面来到伊通县营城子镇赶大集不仅可以一站式购买年货,同时还邀请了‘以旧换新’企业可以帮助广大消费者换新购置小家电、大汽车,欢欢喜喜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