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红柳村李国善
2025/01/21 13:5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4万
李国善,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5月出生,1993年到格尔木务工,2014年担任郭勒木德镇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仁达合作社理事长以来,每天都在为老百姓的增收致富谋出路、想点子。他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和无私的奉献,带领红柳村在特色农牧业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红柳村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被评为青海省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被评为青海省省级卫生村,2022年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被评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观摩基地。李国善本人2010年被评为格尔木抗洪抢险先进个人、2015年荣获格尔木市西城区民族团结先进区工作模范个人、2016年被评郭勒木德镇优秀村干部、2010年格尔木市抗洪抢险先进个人、格尔木市西城区民族团结先进区工作模范个人、郭勒木德镇优秀村干部、海西州农牧业十佳种养殖能手。
一、特色农牧业:开拓创新,引领发展
李国善深知发展特色集体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他积极探索创新。一是种植方面。确定以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发展方向,引进多种作物种植,邀请农业专家培训提升种植水平,推广绿色循环农业模式。二是养殖业方面。鼓励合作社发展多类养殖,利用种植剩余物作饲料,以动物粪便改良沙化地,组织村民学习先进经验、建设标准化棚舍,还引导种植优质饲料作物,实现循环农业种养结合模式。三是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与多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带村民参加展销会宣传推广,使农产品打开市场,销量增加,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二、带动乡村振兴:齐心协力,共创美好
李国善明白乡村振兴涵盖多方面,他以特色农牧业为基础推进红柳村振兴。一是生态环境方面。组织村民整治村庄环境,清理垃圾、疏浚渠道、植树造林,注重生态保护,推广生态种养殖方式。二是文化建设方面。挖掘村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成立文艺表演队举办演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开展多样评选活动营造良好乡风。三是社会治理方面。“一巷八户十联模式”让邻里联系紧密,提升生产效率与凝聚力,降低违法犯罪率,实现民主治理,提高村民满意度,促进村庄和谐稳定。四是发挥党支部及党员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化解矛盾纠纷。在他带领下,红柳村振兴成效显著,成为了格尔木市乡村振兴的典范。村庄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和谐。
三、特色亮点:勇于突破,彰显风采
李国善带领红柳村发展时不断创新,形成特色亮点:一是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特色农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产品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游客可参观、体验、品尝美食,增加村民额外收入。二是科技支撑发展。重视科技作用,引进先进农业技术设备,推广智能化种养殖模式,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发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三是党建引领发展。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加强党支部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多方面带头为村民做榜样。
四、贡献:无私奉献,成就辉煌
李国善对红柳村发展贡献巨大。一是经济方面。带领村民发展特色农牧业,促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筑牢发展经济基础。二是生态方面。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让红柳村美丽宜居,改善生活环境,留宝贵生态财富。三是生活方面。2020年开设爱心食堂,为村内60岁以上老人和在校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缓解村民就业、生产难题,促进乡村文明进步,增强凝聚力。四是社会方面。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村庄和谐稳定,为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总之,李国善作为红柳村支部书记,以其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和无私的奉献,带领红柳村在特色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海西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