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书画

浅谈对成人礼的几点认识

2025/03/21 14:01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4.9万

近日,应邀参加了孩子学校组织的2025届高三成人礼仪式,通过参加一系列活动,对成人礼有了深刻的认识,认为学校组织这样的仪式很有必要很有意义。

2016年,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2018年,团中央印发《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现在,全国很多学校都很重视成人礼,将其作为青少年成长教育过程必须开展的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如何将这项活动抓实抓好?谈三点粗浅认识。

一、了解什么是成人礼及其历史

成人礼,即成人仪式,又称为“成丁礼”、“成年礼”等,是指一个人从青少年迈向成年阶段的重要仪式或纪念活动,象征着责任与成长的开始。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成人礼有着丰富的意义和形式。该仪式分为“分隔”、“过渡”、“聚合”三个阶段,包括同孩童时代的分离、孩童时代到成年时代的过渡、进入成年时代获得新生三部分,这个仪式的完成,也就意味着一个人成为深入社会并拥有一切合法权利的社会正式成员。

在我国,成人礼由来已久。春秋时期的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成人”这一概念,孔子强调“仁”,在他看来,有仁德是做人的前提,是“成人”的基本要求。懵懵懂懂的孩子是自然人,不是具有社会义务和责任意识的“成人”。人要“成人”,就应当“仁”。所以,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同时,孔子认为:“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有“仁”心,脱离纯粹的自然状态,懂得“修身”“亲亲”“事亲”。

自西周开始,我国就有了比较完备的“成人”礼仪: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一般说来,士人二十而冠,天子、诸侯、大夫的冠礼则相对较早。女子一般十五许嫁,许嫁则笄;如尚未许嫁,则二十而笄。中国是礼仪之邦,而“冠”、“笄”之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

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成人仪式,我国当代成人仪式则以共青团发起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为主流。现代学校所举行的成人仪式,都是在学生们18岁这一年,所以又被冠之为“十八岁成人礼”。

二、充分认识举行成人礼的现实意义

从成人礼的历史发展和促进青少年成长教育作用来看,成人礼具有多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第一个现实意义:它是一种文化传承。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人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复原冠礼、笄礼等传统仪式元素,以具象化形式唤醒青年对华夏文明根源的感知。现在,很多学校成人礼中都安排有正衣冠、拜孔礼等环节,将服饰礼仪与儒家文化深度融合,使参与者直观感受“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这种文化符号的具身实践,成为连接个体与民族记忆的精神纽带。‌

第二个现实意义:身份认同与角色转变。成人礼作为人生的重要节点,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仪式化的过程,帮助个体完成身份转换与社会角色认知。这种身份的转变,不仅意味着法律上的独立,更是心理上的成熟与独立。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也会逐渐多样化,如进入国家行政机关成为公职人员、从军报国、逐浪商海、扎根社区基层等。成人礼帮助个体明确自己在不同社会领域中的位置和职责,从而激发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热情。

第三个现实意义: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的培养。成人礼上,组织孩子们面向国旗庄严肃立高唱国歌和宣誓,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集体诵读《少年中国说》《青春》等经典片段,能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热情。通过参加成人礼,很多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真的长大了,同时会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待和压力,他们往往会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以回报家庭和社会的养育之恩,在经历和克服了种种困难后,逐渐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三、注重成人礼仪式内容的设计

成人礼仪式是否完美成功,不仅体现在各个环节要衔接顺畅,更在仪式内容的设计上要精心科学,一切内容紧紧围绕18岁成人烘托浓厚氛围,每一项内容旨在感化、教育和引导孩子从思想深处发自内心认识到自己从此长大成人,肩上的担子重了,要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内容可安排主持人致开场词、升国旗奏国歌、鸣18响礼炮、举行冠礼和笄礼仪式(其中包含学校领导、家长、老师为学生戴成人帽,拔穗礼,成人徽章,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生向师长恭行拜谢礼,家长与学生互读信件,家长携孩子一起走过成人门)、教师代表推上大蛋糕向学生送祝福、学生集体许愿、校长发言、全体学生共同朗诵《少年中国说》、全体学生进行成人宣誓,最后成人礼结束,家长入班,各班成人礼合影,师生家长照相合影。

有些环节,可重点突出,比如升国旗时,可设计接旗内容,或请老前辈讲革命传统,或向英雄纪念碑献花篮,学生代表接过前辈手中的国旗,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真真切切有一种历史责任感。比如在冠礼、笄礼环节,师生和家长可统一穿汉服,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悠扬的音乐声中,齐声诵读《诗经木瓜》,“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征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感受古诗词中的感恩教育和情真意切。比如互读信件时,可配放背景歌曲《父亲》,或《母亲》,或《时间都去哪了》,使孩子感恩父母,懂得珍惜时间。比如借助成人礼,可组织学生举行一次有意义的种植“成人林”活动等,这样,在成人礼这天孩子既亲身劳动参与环境绿化,也留下了成人的最好“礼物”,很有纪念意义。

成人礼,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或庆典,而且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个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衷心祝愿每一个步入成年的孩子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作者单位:季虹,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龚宝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