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观道一一《澄怀古雅集》序
2025/04/01 10:2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4万
崔济哲
赵毅诗集《澄怀古雅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祝贺!写此文以做序言。
与赵毅初识并非因为其诗词,实为其画。那年,我从新华社挤地铁到人民日报社做客,赵毅送我一幅《墨竹图》。那画画得让人喜欢,让人疼爱。那幅墨竹,叶叶有灵气,挺拔中透出一股骄人的傲气,竹节苍劲有力,节骨上有筋,节竿上发光,挂在月下即月下竹,挂在堂上即堂前竹,挂在廊上则能感到风从廊中过,竹摇叶自言。
赵毅曾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等部门工作,大凡现在记者出“道”者,一为书法,二为绘画,三为诗歌。赵毅吟诗写句何年何月出的“道”、上的“道”,我还真不太清楚。莫看赵毅高大威猛,几乎高我大半头,却鲜有朗声高调。笑而不语,温而不烫,是他为人的风格。数年前,我几次与他相遇,也是缘分。
读赵毅的诗词,似无“大诗”,如高堂之上的正气诗、壮怀激烈的热血诗、大气磅礴的抒情诗,亦不见跟风逐流的“骚情诗无病呻吟的“假唱诗”、咿咿呀呀的“病态诗”。
赵毅的诗,诗诗见景、见情、见物,见悲中的喜与喜中的术,是一种白描速写,是一道自然景观。你可以空对其诗,不想、不叹、不忧、不悲,也可以不喜、不笑、不赞、不同,但诗中所吟就在你眼前,就在你周围,和你似曾相识,和你在一起,就像一幅幅高雅优美的风景画挂在那里,风景独好。
作者赵毅(左)新华社副社长崔济哲(中)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林阳(右)
赵毅的诗词是一篇篇“记者笔记”,记者的眼中景、心中情化为一首首小诗诉诸笔端。用记者行话说,接地气,皆鲜活动人;皆眼中有,心中藏;皆见你所见,爱你所爱。例如,《初夏》:“夏蝉未鸣新竹青,百岛相伴墨趣生。逸闲斋中品雨茶,坐听东西南北风。”《望蜻蜓》:“一枝嫩柳落幼蜓,两只山雀石边行。竹影粉墙云归处,人到黄昏念旧情。”《京城胡同老槐树》:“雍和宫墙外方家胡同槐。午后秋阳洒碎银,更是绿荫浓无意苦争艳红门灰墙伴。春开白花冬叶落,守望故人回。”
赵毅的诗词以白描见长,以眼见为主,以自身感受为本。虚实相衬,以实为底色;情景交融,以景为主调。
读赵毅的诗词,要重在读格调,读志趣,读洒脱,读出漫不经心。
赵毅的诗词入口小,格调真,咏一叹三,连叠连颂,讲究气场,全方位,景情互颂,浑然一体。例如,《小景记》:“午后平原沐秋阳,远山望尽千木黄。半日千里会友朋,闲赏百景写诗章。”《孤鹭》:“秋雨空寂午后钟,孤鹭西飞复还东。银桂几株暗香飘,柳浪轻摇绿重重。”《朝秦暮楚平利城》:“朝望西南楚云烟,暮看落日秦城远。万峰叠翠三界处,古梁平利女娲山。”
赵毅的诗,力求干净明快,眼到心到诗便到,不绘重彩探索运用多种句法和修辞手法,不拘一格,变化多端,给人以美感与享受。
赵毅的诗词不追求奇险深奥,而是由人一步一行,品味诗中的意蕴,得悟于诗句中的新解。他常常采用散文的句式,行文慵散,然字字都经过锤炼。
赵毅的诗词似有这几个特点:一为胸襟透脱,通达灵活:二为不媚俗求险,不避小趋大;三为善动态写生,白描淡绘,静中有动,动中藏静;四为真情实感,思是真思,怨是苦怨。
我有一副友人模仿黄山谷的名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甚爱。赵毅肯定没少读黄庭坚的诗,赵诗之中有山谷。
读赵毅的诗,居闲有闲,居静有静,走向自然,回归自然陶醉于平静的生活,沉醉于世界的自然美。
其实,读诗无须序章,读起就是了,有人低吟,无人高歌此才谓诗意。
崔济哲:1950年出生,作家,高级记者,著有《走进黑色的世界》《旧曲新歌》《清唱》《醉里挑灯谈酒》《也无风雨也无晴》等几十部作品。曾任新华社副社长、中国报业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