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还是那支部队!”——武警江西总队组织党员干部重走红军长征小道活动侧记

2025/04/29 15:0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2万

社区文化网讯(刘群卫报道  通讯员 刘强)仲春时节,万物复苏,一场春雨为赣南革命老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6万余人集结于都,渡过于都河,开启了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于都河畔,细雨蒙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武警江西总队300余名党员干部庄严肃立。伴随着礼兵敬献花篮,全体人员脱帽,向革命先烈鞠躬致敬,缅怀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的无数革命先辈,拉开了总队重走红军长征小道活动的序幕。

长征渡口浮桥静卧,于都河水依旧滔滔。纪念碑上,一幅幅浮雕记录着中央红军的伟大历史;纪念馆里,一件件展品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舍生忘死,仿佛穿越时空,将官兵拉回那段苦难辉煌的岁月,在感悟初心使命中,追寻信仰的足迹。

“伟大的长征精神告诉我们,无论走到哪里、不忘来时路,无论走得多远、明白为什么出发。”该总队政治工作部领导说,此次活动是总队2025年《纲要》暨党组织书记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具体行动,在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中,引导党员干部实地感悟长征精神,学习苏区干部好作风,立起新时代党员干部好样子。

“长征精神给了我们前进动力,而苏区精神让我们有了前进目标,作为一名驻守在革命老区的党员干部,要把一心为民、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廉洁自律、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贯彻到学习训练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争做新时代的苏区好干部。”站在长征渡口,聆听讲解员讲述于都人民将自家门窗拆下搭作浮桥的故事,该总队九江支队干部蓝福长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青山翠柏,薄雾缭绕。红军长征小道出发地,中国工农红军军旗雕塑旁,“向着胜利出发”几个鲜红大字格外醒目,独木桥下奔流不息的河水讲述着那段人间奇迹。

“90多年前,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今天我们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所有人要保持顽强战斗作风,严守群众纪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重整行囊再出发。大家能不能做到?”

“能!能!能!”在总队政治工作部领导简短的动员讲话后,嘹亮的声音响彻山谷,仿佛穿越历史的应答,这一刻那支革命队伍的身影与现实重叠,开启新的长征路。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河畔边,伴随着《十送红军》唱响,部队踏上独木桥,正式拉开了近20公里的徒步行军,在穿山越岭中寻初心、强信仰,坚信念、正风气,改作风、树形象。

由于下了一夜的暴雨,山里的空气清新,但泥巴与石头混合的路面却格外湿滑,似乎知道官兵的到来,刻意增加行军的难度。走过一座石桥,前往老鹰坳的山路坡度越来越大,也愈发陡峭,看着路边搭建的竹棚上悬挂的草鞋,不禁引人深思:穿着战靴行走尚且艰难,当年红军穿着草鞋又是如何前进?接下来,大家似乎有了答案。窄小泥泞的山路,上坡时大家相互搀扶,下坡时相互提醒,遇到吃力的地方,后面的人总会推一把前面的同志,走的快的战友转身拉一把走得慢的兄弟,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跟着走”的场景,“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在这一刻具象化。

过石桥、穿山林、趟泥水、爬险坡……全体党员干部走一路、学一路,对于长征精神与苏区精神有了不一样的感悟,无论多么艰难的路段,都没有一人掉队,不管路边成熟的枇杷有无看守,也没有一人摘取。“中央苏区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时时处处都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让苏区干部好作风深入人心。作为年轻的党员干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好苏区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苏区干部事事走在前面、处处模范带头的优良作风。”该总队南昌支队干部郑武杰说。

一段山路后,部队行至山脚下的祁禄山镇,整齐排列的楼房、干净明亮的街道、随处可见的红色元素,一个不一样的新农村展现在官兵面前,赣南苏区的浓浓拥军情弥漫开来。

一栋房屋前,几个老人坐在竹椅上悠闲地聊着天,当部队整齐有序的经过时,其中一个年龄偏大的大爷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朝着队伍敬了一个军礼,激动地说道:“是毛主席的队伍,还是那支部队!”周边群众闻声纷纷走出家门,一边鼓掌一边向队伍伸出大拇指,脸上的笑容淳朴而真诚,官兵们挥手致意,那一刻,“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的话语浮现在所有人的脑海里。

“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下,革命先辈矢志不移,至死不渝,在根据地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苏区干部好作风,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苏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该总队政治工作部领导说,苏区干部深入实际、用脚丈量土地、用心倾听民意,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此次重走红军长征小道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在走中悟、在走中学,以务实肯干、担当作为的姿态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改进作风,树好形象。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这是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人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的生动讴歌,将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该总队宜春支队干部江涛说,以后的工作中一定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身子向下探、眼睛向下看、步子向下迈,多和基层官兵“坐在一条板凳上”交朋友、拉家常,努力干出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的新业绩。

近20公里的徒步行军,官兵们穿山林、过村庄,衣服早已湿透,队伍却始终没有乱。最终,部队到达长征大剧院,官兵们现场观看了大型红色文旅史诗剧《长征第一渡》,沉浸式感悟长征这一跨越历史时空的伟大壮举和老区人民的牺牲奉献。于都河畔、八万六千个告别、九死一生的承诺、万水千山的牵挂、一生一世的守望、新时代的宣言……震撼的舞台效果和感人的革命故事,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壮烈篇章,引发大家强烈共鸣,对于长征精神的内涵感悟越发深刻。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向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优异答卷,很重要的就是靠优良作风。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该总队领导说,总队将持续用伟大革命精神淬炼优良作风品格,引导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持续“补钙”“加油”,践行好共产党人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努力争做新时代的苏区好干部。

历史证明: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夜色渐浓,山峦渐远,红军长征小道已然走完,但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正在大步前行……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