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江西大余河洞乡:深学笃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以作风转变解民忧纾民困

2025/06/19 10:35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2万

社区文化网讯(刘群卫报道 通讯员 李紫强 何章庆)大余县河洞乡坚持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锤炼过硬作风、践行为民宗旨的重要抓手,紧扣“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主线,推动党员干部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在倾听民声、纾解民忧、办好实事的火热实践中,将学习教育的“精神养分”转化为惠及民生的“累累硕果”,以实干担当绘就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闻“汛”而动,抢修一线见担当。不久前,持续的强降雨裹挟泥沙涌入水源,加之水流冲击造成管道气阻,导致河洞村街上片区居民家中水压骤降。“暴雨天家里水流反而小,二楼都供不上水!”居民马先生的困扰,正是乡干部在“下沉一线、入户走访”中捕捉到的“关键小事”。群众有所呼,干部必有应!乡里迅速行动,将解决饮水难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实战考场”,维修人员顶着风雨沿输水管道逐段“把脉问诊”。仅48小时! 七八处可疑管段被精准定位并疏通,汩汩清流重新涌入居民家中。以此为契机,河洞乡举一反三,打响农村供水安全“保卫战”,对辖区25处集中式供水工程、16处分散式饮水设施展开拉网式“回头看”,并联动县水投公司,对雨后易发的水质浑浊、水压不足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治。

问需于民,“源头活水”润心田。“长岭村下坪组饮水工程需要提升,春节高峰期总闹‘水荒’!”在乡里组织的“开门纳谏”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村民代表的呼声迅速转化为攻坚清单。乡村干部闻令而动,直奔现场勘查水源水量与工程状况。经查,一处水源确实不足,另一处可满足日常基本需求。为彻底解决高峰用水难题,河洞乡主动作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成功申报了长岭村杨梅坑组饮水项目。面对今年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近5成的严峻形势,乡村干部们又化身“节水宣传员”,深入农户家中,对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进行现场劝导和及时制止,拧紧了群众思想上的“水龙头”。

引水解“渴”,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下好了!水渠通了,水稻‘喝’饱水,今年丰收有指望了!”河洞村黄沙组的老农望着汩汩流入田间的渠水,笑弯了眉梢。此前,乡干部在走访中了解到,该组因水源地偏远导致引水困难,影响水稻生长。民忧即命令!河洞乡将此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迅速组织现场勘查,找准症结,积极申报实施引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乡里全程跟进、严督实导,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双过硬”。随着工程顺利竣工,清澈的水流直达田间地头,为河洞村的粮食丰收注入了强劲动能。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洞乡党员干部自觉将群众反映的“点滴小事”当作履职尽责的“头等大事”。通过设置意见箱、常态化走访调研等方式,广开言路听民声,用心用情回应群众关切。为让服务更贴心、群众更满意,河洞乡着力打造“河洞事、河洞办”便民服务品牌,建立健全问题“即知即办”和督办落实机制,形成“群众点单、干部跑腿”的基层服务新生态,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转变带来的新气象、新福祉。

从守护“水杯子”到保障“粮袋子”,从快速响应到机制创新,河洞乡正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源头活水”,在持续深入的学习教育和躬身力行的为民实践中,不断滋养初心、淬炼作风,奋力书写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时代新篇。



责任编辑:刘萌萌

社区文化网